首页> 全部小说> 古代言情> 红楼:定天下:结局+番外+完结

>

红楼:定天下:结局+番外+完结

十三的七七著

本文标签:

小说《红楼:定天下:结局+番外+完结》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作者为“十三的七七”,主要人物有贾赦贾珩,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庶子贾珩被逐出荣国府,凭军功从百户逆袭为定北侯,却揭开荣府勾结太上皇复辟的惊天阴谋。宁安公主奉旨协理盐政,两人在扬州盐场相遇,以一碗玉米粥结缘。他率铁骑破鞑子王庭,她执金印革除百年积弊;他开海通商引西洋良种,她设女学教万民耕织。从北疆风沙到江南烟雨,这对\...

来源:cd   主角: 贾赦贾珩   更新: 2025-05-29 19:47:52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贾赦贾珩是古代言情《红楼:定天下:结局+番外+完结》中出场的关键人物,“十三的七七”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这是他带人开垦的第三片军屯地,土是从十里外的河谷挑来的,掺了马粪和草灰,攥在手里还带着温乎气。“大人!”周大柱扛着铁锨跑过来,裤脚沾着泥,“老周头说麦种泡好了——您看这芽儿,白生生的!”贾珩接过陶盆,麦种的芽尖像针似的戳着他的掌心。这是他托宣府商队带回来的“雁头麦”,耐旱耐碱,最适合镇北堡的沙地。他...

第29章


周大柱笑了:“成!等柳树绿了,咱在树底下摆酒,再把银牌摘下来擦——让它亮得能照见人影!”

夕阳西下时,演武场的沙地上落满了光。银牌的光,粗布旗的光,火铳的光,骑队的光,混在一起,把镇北堡的城墙染成了金色。贾珩站在旗杆下,望着这些人收了家伙往营盘走,突然觉得这官服不沉了——因为他知道,这分量,是镇北堡的人替他扛着的。

“珩哥儿!”张铁柱跑回来,“王匠头说,明儿要试新火药——掺了瓷粉,能打三百五十步!”

贾珩拍他肩膀:“好!试完了,咱们把靶场往北边挪五十步——让脱欢那厮知道,镇北堡的火铳,比他的狼牙棒还长!”

张铁柱咧嘴笑:“中!明儿我带骑队去巡边,保准把鞑子的马粪都给您踩平喽!”

两人往营盘走,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贾珩望着前边的周大柱,王铁锁,老周头,突然笑了——这笑声,比十七天前鞑子退去时的哭,还痛快。

镇北堡的风卷着沙粒吹过来,把银牌的光、粗布旗的光,还有这些人的笑声,都卷得很远很远。

镇北堡的沙地上泛起绿意时,贾珩蹲在田埂边,指甲掐进新翻的土。这是他带人开垦的第三片军屯地,土是从十里外的河谷挑来的,掺了马粪和草灰,攥在手里还带着温乎气。

“大人!”周大柱扛着铁锨跑过来,裤脚沾着泥,“老周头说麦种泡好了——您看这芽儿,白生生的!”

贾珩接过陶盆,麦种的芽尖像针似的戳着他的掌心。这是他托宣府商队带回来的“雁头麦”,耐旱耐碱,最适合镇北堡的沙地。他望着远处的民夫——老周头带着二十个汉子,正用木犁翻地,牛脖子上的铜铃“叮当”响成一片。

“开种。”他说。

民夫们“嘿哟”喊着号子,把麦种撒进垄沟。贾珩挽起官服的袖子,也蹲下来帮忙。粗布手套磨得手背发红,可他觉得踏实——比摸着千户的牙牌踏实,比穿着绯色官服踏实。

“大人,您歇着!”老周头的小孙子跑过来,举着个布包,“俺奶奶让我给您送馍!”

布包解开,是块玉米面馍,还带着灶膛的热乎气。贾珩咬了一口,馍里掺了野葱,辣得舌尖发麻。他摸了摸孩子的头:“真甜。”

孩子咧嘴笑,跑回老周头身边。贾珩望着他们的背影,想起三个月前断粮时,民夫们啃着发硬的麦麸饼,眼睛里没光。如今麦种进了地,他们的腰板直了,笑声也亮了。

“大柱哥,”他对周大柱说,“等麦出芽了,让锐卒们轮流来浇地——马队巡边回来,顺道挑两担水。”

周大柱点头:“中!我这就记在账上——锐卒营二队明儿起早,先浇东头那片!”

日头过顶时,最后一垄麦种撒完了。贾珩站在田边,望着平整的土地,突然听见马蹄声。张铁柱骑着黑马跑过来,甲叶撞得叮当响:“大人!宣府的商队到了——带了二十车豆种,说是周将军送的!”

贾珩眼睛亮了:“好!豆种撒在麦垄间,能肥地!”他转头对老周头,“伯,您挑十个手巧的,明儿跟我去卸车——豆种得挑饱满的。”

老周头搓着手:“成!俺家那小子最会挑豆,让他跟着您!”

夕阳西下时,镇北堡的营盘飘起了炊烟。贾珩坐在火塘边,喝着王婶熬的野菜粥,听民夫们议论麦种。老周头吧嗒着旱烟:“大人,等麦收了,俺给您蒸馒头——白生生的,比宣府的还暄!”

《红楼:定天下:结局+番外+完结》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