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古代言情> 红楼:定天下全文无删减

>

红楼:定天下全文无删减

十三的七七著

本文标签:

《红楼:定天下全文无删减》是作者“十三的七七”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古代言情,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贾赦贾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庶子贾珩被逐出荣国府,凭军功从百户逆袭为定北侯,却揭开荣府勾结太上皇复辟的惊天阴谋。宁安公主奉旨协理盐政,两人在扬州盐场相遇,以一碗玉米粥结缘。他率铁骑破鞑子王庭,她执金印革除百年积弊;他开海通商引西洋良种,她设女学教万民耕织。从北疆风沙到江南烟雨,这对\...

来源:cd   主角: 贾赦贾珩   更新: 2025-05-29 19:47:41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小说《红楼:定天下全文无删减》是作者“十三的七七”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贾赦贾珩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他想起第一次见周大柱时,那老军扛着犁耙骂“刀能当饭吃”;想起张铁柱第一次打八极拳,被他一拳揍得蹲在地上揉肚子;想起王铁锁蹲在军器局,摸着锈火铳说“这玩意儿能打二十步就不错了”。可现在,他们的眼里有光,比银牌的光还亮。“大人!”老周头从民夫堆里挤出来,手里攥着个布包,“俺们民夫凑了点东西——您收着!”...

第28章


“这银牌,是兵部赏的。”他举起牌,阳光透过牌面的弧度,在沙地上投下一道银光,“可它不是我贾珩的。”

台下响起窃窃私语。周大柱杵着拐杖喊:“珩哥儿,你说啥呢?”

贾珩笑了:“十七天前,鞑子的撞木撞城门,是张铁柱带着人抬水浇灭了干草;十七天里,火铳的火药快没了,是王匠头掺了瓷粉多打了三轮;第十天断水,是民夫老周头带着人挖了三丈井,手都磨出了血。”他望着台下,“这银牌上的每道刻痕,都沾着你们的血;这银牌的光,是你们的命照出来的。”

演武场静得能听见沙粒落地的声音。王铁锁抹了把脸,粗声粗气地喊:“大人,您说咋办?”

贾珩把银牌系在旗杆上。银链“叮”地撞在旗杆铁箍上,那光突然亮了,像把刀劈开了秋雾,照得每个人的脸都亮堂堂的。

“往后,这银牌就挂在演武场的旗杆上。”他说,“镇北堡的兵,镇北堡的民,谁立了功,谁护了人,这光就替他记着!”

台下爆发出欢呼。张铁柱跳起来,把刀鞘往地上一磕:“好!这光,咱镇北堡的人都沾得着!”周大柱的瘸腿一颠一颠,举着铁锨喊:“镇北堡!忠勇!”民夫们跟着喊,锐卒们跟着喊,伤兵们也跟着喊,声音震得旗杆直晃,惊飞了树上的寒鸦。

贾珩望着他们,突然喉咙发紧。他想起第一次见周大柱时,那老军扛着犁耙骂“刀能当饭吃”;想起张铁柱第一次打八极拳,被他一拳揍得蹲在地上揉肚子;想起王铁锁蹲在军器局,摸着锈火铳说“这玩意儿能打二十步就不错了”。可现在,他们的眼里有光,比银牌的光还亮。

“大人!”老周头从民夫堆里挤出来,手里攥着个布包,“俺们民夫凑了点东西——您收着!”

布包解开,是块粗布缝的旗,边角歪歪扭扭,中间用红布绣着“镇北堡”三个字。老周头搓着手:“俺们没银子打银牌,就绣了这旗——往后您上战场,俺们在后边夯墙,这旗替咱跟着您!”

贾珩接过旗,粗布扎得手发疼。他转头对张铁柱说:“把这旗和银牌挂一块儿——镇北堡的光,得凑在一块儿才亮!”

张铁柱爬杆的动作比猴儿还利索,眨眼间就把粗布旗系在银牌下边。风一吹,两面旗子一红一银,在旗杆上猎猎翻卷,像两团烧着的火。

“都过来!”贾珩跳下石墩,“王匠头,把火铳抬来;张铁柱,带骑队跑两圈;大柱哥,你领民夫喊号子——今儿个,咱镇北堡的光,得让鞑子在十里外都看得见!”

演武场登时热闹起来。王铁锁的火器营架起火铳,“砰砰”放了三响;张铁柱的骑队“轰”地冲出去,马蹄溅起的沙粒落在旗子上;民夫们扛起夯杵,喊着“嘿哟!”往演武场边的沙坑里夯土——那是贾珩说的新靶场,要练火铳打三百步外的草人。

周大柱瘸着腿凑过来,手里捧着个陶碗:“珩哥儿,喝口热水——王婶熬的红糖姜茶,暖。”

贾珩接过来,喝了一口。姜辣得舌尖发麻,红糖甜得心口发暖。他望着演武场里的人,突然明白——他要护的,从来不是什么荣国府的牌匾,不是什么千户的官服,是这些喊着号子的人,是这些能把沙粒夯成墙、把火铳改得更准、把粗布绣成旗的人。

“大柱哥。”他说,“等开春,咱们在堡外种柳树——就种在演武场边,等树长起来,阴凉能罩着银牌,也能罩着咱镇北堡的人。”

《红楼:定天下全文无删减》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