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现代言情> 畅读佳作那一片牧场

>

畅读佳作那一片牧场

三四伍月著

本文标签:

热门小说《那一片牧场》是作者“三四伍月”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林小夏沈秋英,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书名没起好牧场的天很高很远,牧场的云很厚很浓,牧场的风吹过童年,吹过晚年。爷爷说:“大雾散去之后,就能看见路了。”人生的路,林小夏看不清,他迷茫着,挫败着。父亲说:“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的。”林小夏不孤独,家人,朋友,喜欢的人,都在陪着他,爱着他。多年后,牧场不在了,林小夏的童年不见了,故乡变成了记忆,爱的人留在了心里。...

来源:fqxs   主角: 林小夏沈秋英   更新: 2023-11-13 08:14:18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最具实力派作家“三四伍月”又一新作《那一片牧场》,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林小夏沈秋英,小说简介:每天休闲着,没有放羊之后林伟感觉一天的时间是很长的,以前,几乎每天都在牧场度过,时间的长度就是太阳在天空画出的弧度,时间流逝的速度就是羊群啃草的速度。下棋的时候,邹大爷说:“以前要养家,没有自己的时间,现在闲下来了,却老了,年轻时候想做的事,终究是做不了。”林伟说:“时间推着人走,要生活,没办法。”...

那一片牧场第6章 还会回来吗在线免费阅读

1

林伟出院后,就过上了轮椅相伴的生活,茶余饭后,林小夏就推着他去村里的小广场下象棋,一盘两盘,下得王大爷差点高血压发作,发誓不赢一局不吃饭。

林伟想要放水让王大爷赢一局,但是王大爷不肯也不相信,林伟经常放羊,下棋的时间是没有自己长的,实践经验也远没有自己丰富,可为什么,一到棋盘上自己就总是不是对手。

每天休闲着,没有放羊之后林伟感觉一天的时间是很长的,以前,几乎每天都在牧场度过,时间的长度就是太阳在天空画出的弧度,时间流逝的速度就是羊群啃草的速度。

下棋的时候,邹大爷说:“以前要养家,没有自己的时间,现在闲下来了,却老了,年轻时候想做的事,终究是做不了。”

林伟说:“时间推着人走,要生活,没办法。”

邹大爷说:“你说,我们这辈子图什么?”

王大爷说:“图什么,图个快活,图个潇洒呗。”

邹大爷说:“一日三餐 ,粗茶淡饭,过了大半辈子,有什么可潇洒。”

林伟说:“平平淡淡也是一种福,无病无灾,安稳。”

邹大爷说:“年轻的时候还说干大事,没想到,我的事业就是一个家。”

王大爷说:“知足吧,你差点媳妇都没娶到。”

邹大爷说:“去你的,我年轻那会儿,周围几个村谁不知道我的帅气。”

王大爷说:“丑得把人家女孩吓哭也叫帅?”

几个老头围坐起棋盘哈哈大笑,岁月就像石头上的风化掉的楚河汉界,渐渐变得模糊。

家里的羊全部卖掉之后,林峰本想靠着妹夫的投资在镇里开一家建材店,但,妹夫考察了县城之后直接阔手一出在县城里开了一家烧烤店,聘请林峰去当店长替他打理烧烤店,这下骑着摩托车往返的林峰有望几年后换一辆车。

早上准备食材,下午开门营业到晚上,林峰早出晚归。

作为县城里第二家烧烤店,生意还算不错,开业几天就收到广泛好评,顾客的一声声老板,差点让林峰迷失自己,豪气全场八折,他说:“做大做强!”

林小夏也会偶尔去帮忙,帮客人下单、拿酒、结账,什么活都生疏,但又什么活都干得顺手。

客人说:“老板,你雇佣童工。”

林小夏说:“什么童工,这店就是我的。”

客人说:“懂了,你是老板的儿子。”

林小夏说:“叔,来几瓶啤酒?”

客人说:“来两瓶。”又说:“你不写作业?”

林小夏说:“我没有作业。”

客人说:“懂了,毕业了,不然哪个小学生没作业。”

林小夏说:“叔,来几份五花?这里的招牌。”

客人说:“来两份。不报个兴趣班?”

林小夏说:“没兴趣。”

客人说:“培养兴趣的嘛,现在流行兴趣班,多一项技能没坏处。”

林小夏说:“不,年轻人的世界你不懂。”

再说下去,大叔就可能拿出兴趣班宣传单给李小夏看了,沈秋英以前跟他说过,兴趣班都是坑钱的,还不如去河里摸虾,自由自在,体验大自然。

2

夏天的云,消散在秋天里,时间慢悠悠但又不做停留,恍惚间林小夏就到了初三。

“好好学习,考市里的高中。”

初中岁月里,这句话是林小夏听的最多的,像是秋风赶落叶一样,林小夏被推动着。

林小夏周末总是会到店里帮忙,顺便偷偷吃烤肉。

但到了初三,比起林小夏提供的劳动力,林峰更希望林小夏能够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可以的话,考个全校第一,再可以一点就考个全县第一,更可以一点,不行,林峰看过林小夏不及格的数学卷子,考第一好像是不抱太大希望了,干脆觉得考上高中就挺不错的。

烧烤店隔壁的面馆老板对孩子升学倒是有自己的见解,他说:“大火烧宽汤,宽汤煮宽面,要想汤面煮得好,火就要猛。”

面馆老板说话的时候总喜欢两只手互相搭着,但就是不交叉双手,他接着说:“以前初一初二的时候可以学得松一些,现在不一样了,这最后一年得加把劲,俗话说鼓足干劲做大事。”

林峰说:“那,该怎么做?”

面馆老板说:“像我女儿,放学回来还给她安排上几套卷子和练习册,只要题不会做那就继续做,只要知识还不懂那就继续学,题海战术你值得拥有。”

林峰好像明白了一点,他说:“意思就是,只要眼睛还睁着就一直学?”

面馆老板手心向外摆摆手:“不不,你误会了,人又不是机器,哪儿能一直转,面条煮久了也会烂的,汤也会混掉。”

面馆老板解释着自己的面条理论:“像我女儿,虽然学习时间长,但也不会让她熬夜,学习是一件长时间的事情,好的精神状态也是必要的。”

林峰说:“明白,就是集中精力学习,劳逸结合。”

面馆老板欣慰地点头:“正确,有劲道的面条才是合格的面。”

林峰说:“嗯,我得去书店买几本卷子,调和一下休闲时间。”

面馆老板又说:“说到调和,就像一碗成功的面,调料也是很重要的,这关系到最终的味道。”

林峰说:“然后呢?”

面馆老板说:“辅导啊,给孩子的辅导也很重要。”

林峰心想:辅导,辅导书倒是拿钱买就行,辅导的话,自己也不会呀。

面馆老板说:“你也别逼孩子,火大了面条不耐煮。”

林峰扭头看正拿着两双筷子吃烤肉的林小夏,逼他学习,不可能的。

感觉不对,林小夏感觉得有人在盯着自己,左右看看,打消疑虑又接着吃。

林峰和林小夏商量给他买两本卷子做一做,但林小夏表示自己的卷子已经够多了,质量更为重要。

林峰只好搬出林小夏的克星:“我听说秋英成绩好得很,次次都考前几名,你再不努力,就连她小弟都当不成了。”

林小夏说:“什么小弟,看着吧,我一定会考到市里。”

见儿子这么有斗志,作为支持,林峰当天就买了两本卷子,一本数学,一本英语。

3

平时学校里上课,林小夏自认为是付诸了自己所有的专注力,老师手里的粉笔在黑板上写到哪里,他的眼睛就跟着转动到哪里,老师的书翻到哪里,他的书也翻到哪里,老师的视线看向哪里,他也跟着看向哪里。

桌子边的尺子不小心掉落在地上,林小夏弯腰捡起来,再抬头看黑板,林小夏被惊吓得张嘴:“我去!”

林小夏看着黑板,黑板上的图形怎么瞬间变那么复杂,前一秒也只写了一句“证明”,怎么一下子多了那么多内容。

老师拿着三角板,说:“总的来说,做这道题的思路就是画两条辅助线,然后借助平行四边形的这几个定理,就可以证明这是一个菱形。”

林小夏听得稀里糊涂,认识的字组团被写在黑板上就突然变得陌生了。

老师看到林小夏清澈的眼神,关心的问:“林小夏懂了吗,没懂可以指出来,我再讲讲。”

林小夏怯怯懦懦:“老师,我懂了。”

老师说:“一定要搞懂每一道题,巩固好每一个知识点,我们再举个例子,请一个同学上来做。”

听到要上台做题,除了几个学霸,其他人都齐刷刷地低下了头,忙活着翻书,忙活着翻抽屉,忙活着在草稿本上乱画,林小夏也低着头,只是他什么也没干,只是单纯低着头让老师不要叫自己。

老师在黑板上画着图,教室里的氛围也开始紧张起来。

林小夏心里想:“学霸是抬着头的,老师抽的都是低着头的。”

林小夏猛地抬头,正中老师下怀。

老师说:“好的,林小夏同学上来解答一下。”

林小夏大脑一片空白,怎么抬头低头抽的还是他。

老师递着粉笔,示意林小夏上台,看来已经无法避免。

底下坐着的学霸嬉皮笑脸,丝毫不同情林小夏作为数学学渣此刻的窘境。前排坐着的数学课代表悠然自得,好像在说:“这不就一道简单的证明题吗,是个人都会写。”

林小夏抠着手指甲艰难走到了讲台,从老师手里接过粉笔,看着平面图思考了一会儿,在图的旁边写上:“解:”

凡是大题先写解字,再不会写也不能空着,这是林小夏对数学大题的尊重。

写了解字,林小夏不知道下一步要怎么写,他左手抠着黑板边缘,努力思考。

老师已经走下台,游走在学生旁边,让底下的同学也在本子上自己写一写。

老师说:“做题的第一步是什么,要读题,只有读懂了题才能写对题。”接着又说:“林小夏,你觉得你读懂题目了吗?”

林小夏重新再看一遍题,并没有发现什么。

数学课代表坐在第一排,一只手挡着嘴,对林小夏轻声说:“证明,证明。”

林小夏恍然大悟,赶忙擦掉重新写上“证明:”合着林小夏把一道证明题当做求解题在写。

林小夏在黑板上慢慢写:“已知AB=CD,∠A=120度......”抄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林小夏又陷入了深思,站在讲台上像是在面壁思过。

数学课代表看着比林小夏还着急,她又悄悄提醒林小夏:“辅助线,连接A和F,再连接C和EF的中点。”

林小夏耳朵跟着动,手中的粉笔也开始滑动,他按照课代表的说法画出了两条线,可是之后呢?要怎么证明这是个菱形?

老师在教室后面说:“嗯,思路是对的,就像刚才的证明一样,现在该怎么证明他是个菱形。”

林小夏思考着,又开始静止。

课代表又说:“证明是平行四边形,在证明相邻两条边相等。”

林小夏扭头看数学课代表,想要她说得再详细些。

课代表不断重复,可林小夏就像一个白痴一样,怎么也不能理解。

数学老师实在看不下去,对窗旁正眺望着食堂的同学说:“小胖同学,鱼香肉丝好吃还是粉蒸肉好吃呀?”

小胖一激灵:“我觉得红烧肉好吃,炖久一点,肥而不腻,老香了。”

老师气得不轻:“去,上去做那道题,林小夏已经做了一半了。”

小胖扭扭捏捏,上映着林小夏刚才上台的样子。

林小夏尴尬转身,与小胖视线交集的那一刻,两个人憋不住笑,犹如一对新婚夫妇,羞涩又欣喜。

把笔递给小胖,林小夏郑重地给课代表鞠了一个躬,说:“吾不才,辜负了你。”

课代表小脸一红,辜负这个词她昨天才在书上看见,说的是一个男人对她老婆说:是我辜负了娘子。这下林小夏对她一说,她顿时不知道自己和林小夏之间是什么关系,害羞地把脸埋进胳膊肘里。

小胖接过林小夏的烂摊子,他倒是干脆,在黑板上连续咔咔写了几个因为所以,转过身就说:“老师,我写完了。”

老师看得眼冒金星:“你写的什么,你写的是刚才那道题的答案!”

小胖老实交代:“老师,我,我不会。”

数学老师崩溃了:“造孽呀,天呐,为什么,讲了那么久,为什么要这么惩罚我,我伤心......”

小胖心生愧疚:“老师,您别生气,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会弄明白怎么做的。”

老师嘴唇微动,安慰着自己:“不生气,不生气,这是我教的学生,我的学生是最聪明的,我的学生是最优秀的,对,就是这样。”

依靠着多年的教学经验,老师以极大的耐心又仔细讲解了一遍菱形的证明方法和一般步骤,还传授了只让自己学生知道的做题小技巧。

下课后,老师也为林小夏和小胖量身定制了作业,按老师所说,这是别人得不到的秘籍,若能彻悟其中的道理,往后做数学题将会是过关斩将轻而易举,就看他俩能不能名表老师的良苦用心。

小孩子总是不懂得珍惜,林小夏不仅成功辜负老师的用心,还让数学课代表更加深刻觉得林小夏是数学白痴。

数学白痴这一称呼林小夏自然是不会接受,可是,英语课的表现让他再也赖不掉这个称呼。

英语课上,黑板上也写了好几行的句子,老师在讲英语里的时态,什么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还有好几个时态,林小夏听得稀里糊涂。

林小夏在数学课上听过,要学会将抽象的知识联系实际生活进行理解,这样会更大程度帮助自己学习,不说事半功倍,也没到茅塞顿开地步,但会少很多阻碍。

林小夏尝试在自己的实际生活里理解这混乱得人的思维像一团被猫滚过的杂乱的线团的英语时态。

林小夏在笔记本上写:一般现在时是经常做的事情,我always吃烤肉。一般过去时是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动作,我yesterday喝了一碗番茄鸡蛋汤。过去完成时是过去的过去,昨天放学的时候我就写完了作业。过去将来时是过去的将来,be going to......写到这里,林小夏已经举不出例子,因为他一直没有听懂过什么是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过去将来时。

林小夏埋头翻书,想要找几个例子补充自己的例子,这时候英语老师叫林小夏的名字,说:“说一下什么是现在完成时?”

林小夏顿感倒霉,为什么老师都喜欢抽问,他站起来说:“就是,就是过去做的事情到了现在。”

老师说:“还有呢?”

林小夏支支吾吾:“还有......么......还有什么?”

老师说:“完整的说是过去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动作对现在有影响。”

老师又继续问:“那,什么是过去将来时呢?”

林小夏看着自己写的笔记:“就是过去的将来”

老师问:“还有呢?”

林小夏发挥联想能力,说:“前天酿的米酒要明天才能喝。”

林小夏说完教室里的人都笑了。

老师说:“快差不多了,看来你低着头,笔尖游走,还是在认真记笔记的。”

老师说坐下的的时候,林小夏逃过一劫,刚才的那几分钟时间比年还要长。

英语里的时态说出来就像绕口令,写的时候就什么也不会。

英语老师讲了一节课的时态语法,林小夏专心致志,丝毫不敢懈怠,但什么也没听懂,甚至更迷糊了。

对于学问,语文课上说过,勤能补拙,智慧不够,努力来凑,所以下课的时间,林小夏趁热打铁,赶紧温习老师讲过的知识,试图把时态关进自己的脑子。

数学课代表很好奇林小夏的脑子,她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脑子会听不懂反反复复讲过的知识,那钢铁捶打几次都成型了,难不成,林小夏的脑子硬过钢铁。

数学课代表绕到林小夏后面看他在写什么,她说:“笨蛋,是was,不是were,she又不是复数。”

林小夏也才意识到,就在were上画上一坨黑,再在上面写上was。

数学课代表又说:“你应该画斜杠画掉,图黑很不好看,会影响分数的。”

说的也对,林小夏把刚才写的was斜杠画掉,又在旁边写上一个was。

这一幕让数学课代表惊呆了,立马知道林小夏是什么脑子,她说:“我去,你都改好了,为什么又画掉,这样不就更难看了?”

林小夏后知后觉,说:“你的脑子怎么就那么好使,我的就那么迟钝,像生锈了一样。”

数学课代表说:“谁叫你天天偷吃烤肉的。”

林小夏说:“我也没天天吃呀,你那么聪明,难道是因为你家面馆的面有魔力?能让人变聪明?”

她说:“想聪明想傻了吧你,你家面学过魔法呀?”

林小夏说:“那我要怎么样才能变聪明?”

她说:“想知道呀?”

林小夏猛地点头。

她说:“一顿烧烤。”

林小夏爽快答应,聪明的脑子可比烧烤重要多了,而且,烧烤也是林峰买账,划得来。

4

烧烤下肚,心满意足,林小夏得到的秘籍是:训练思维,勤能补拙。

短短几字,林小夏仿佛被诈骗,心想这是哪门子的秘籍,要是这样能变聪明,还用得着别人来说。

感觉数学课代表已经不能依靠,但是升学在即,林小夏必需做出改变,说什么都要提升成绩,所以寒假的时候,林小夏背着塞满零食的书包,又去找杜芬芬给他指点迷津。

林小夏找杜芬芬给他辅导的一个原因是他知道杜芬芬不会拒绝,再者就是杜芬芬不会像数学课代表一样说他是笨蛋。

为了更好的改变林小夏偏科的处境,杜芬芬还给林小夏精心制作了学习计划,细致到每天花多少时间背多少单词,甚至做一道数学题应该花多久时间,真的就像一个姐姐一样关心林小夏的学习。

在杜芬芬看来,想要更好的应对考试,就要充分了解考试的内容,同时也要很熟悉考试的过程,所以,模拟考试是非常重要的,锻炼心态,练习技巧,巩固知识点,可谓是多多益善。

频繁的模拟考试,让林小夏在这过程中逐渐适应,也渐渐觉得数学试卷并不是那么的恐怖,就像曾经沈秋英说的,一开始她看林小夏有点丑丑的,后面相处得久了,看得次数多了,就不感觉那么丑,甚至凌乱的发型中还带一点帅气。

试卷做完后,杜芬芬都会批改,通过分数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林小夏的学习成果,也可以看出自己的教学能力。试卷上红笔轨迹交错,改卷子的动作略显顺畅,林小夏看杜芬芬改卷子改得面带笑容,他开始洋洋得意,期待着杜芬芬说very good。

试卷改完,杜芬芬摇头间在试卷上写下分数,说:“离胜利就差一步!”

林小夏提前庆祝,说:“太棒了!”

拿过卷子一看,林小夏不可思议:“啊?不及格!”

世间有很多种笑,杜芬芬改卷子的时候的笑是被气笑的。

杜芬芬安慰又鼓励林小夏,说:“不及格的另一面是及格,爱与恨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失败与成功也只有一步之遥,不要丧气,下一次就能及格了,再下一次就能变优秀!”

林小夏说:“学习和爱恨有什么关系?”

杜芬芬不知所措,不经意间把言情小说上的词给说了出来,怕把小家伙给教坏,她说:“人世间七情六欲,等你长大了你就懂了。”

林小夏一脸白痴模样:“啊?七情六欲是什么?比解答题还复杂吗?”

不要企图给一个直男解释浪漫,因为他只知道蜡烛配红玫瑰。

不能让林小夏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杜芬芬赶紧转移话题:“简单也简单,复杂也复杂,来,我给你讲讲做错的题。”

杜芬芬拿着笔在草稿纸上写计算过程,声音温柔,心思细腻,林小夏听得入迷。

林小夏吸着气:“好香啊。”

杜芬芬说:“这道题不香呀。”

林小夏说:“不是,我闻到一股甜甜的香味。”

顾婶走了进来,端着的盆里装着红薯,她说:“来,刚煮好的。”

杜芬芬对林小夏说:“要是你对数学也像对吃的一样灵敏,何愁数学学不好。”

林小夏说:“那,数学它也不好吃呀。”

顾婶看见了林小夏的卷子:“没考及格呀,小夏要多努力哟,今年就要毕业了,考好的学校。”

林小夏掰断一个红薯,皮都没有剥就从那中间开始啃,说:“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顾婶又说:“可以的话,往市里考,现在成绩好的都往市里跑。”

杜芬芬说:“市里还有很多好吃的。”

顾婶做了个表情:“就知道吃,你当初要多考一点分就不会留在县里了。”

杜芬芬说:“知往者不可追,在这里也可以学习,都一样的。”

顾婶说:“不是说非市里不可,要有目标的呀,人活着有目标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林小夏脑海里盘旋着一句“很多好吃的”,他说:“理想是人生的灯塔,照亮着人们前进的方向,路......”

杜芬芬说:“打住,不用念了,我知道你语文好。”

顾婶说:“你当初就是语文不好,才没考好。”

越来越不对劲,杜芬芬说:“我知道我知道,你不是要出去吗?”

顾婶说:“一会儿我回来得晚,你就把米饭煮着,我回来再烧菜。”

林小夏好奇:“顾婶要去哪儿?”

顾婶说:“梁婆婆生病了,我去看看。”

林小夏说:“啊?严重吗?”

顾婶说:“可能不太好,村里都去看了。”

林小夏扔下红薯,拍打着双手,说:“我也去。”

杜芬芬说:“你去做什么,卷子还没讲完呢。”

顾婶说:“你爸爸回来估计也是要去的,你先学习,晚点再和你爸爸过去。”

林小夏看着没有及格的卷子,想了想还是讲完卷子再走。

5

林峰很晚才回到家,冬天的风很是凛冽,骑摩托车回来,脸被冻得通红。

林小夏说:“梁奶奶生病了,你知道吗?”

林峰说:“知道啊,你爷爷是不是去看梁奶奶了?”

林小夏说:“嗯,说你没有钥匙让我等着。”

林峰收拾着东西就要准备去看看,林小夏也不准备在家待着,毕竟梁奶奶可没少给林小夏拿零食吃。

像个跟屁虫。林小夏在林峰身后转悠着,林峰说:“你去干什么,这又不是去玩。”

林小夏当然知道不是去玩,他说:“我就要去。”

林峰说:“这几天是不是没有好好学习?”

林小夏说:“学了,头发都要掉光了。”

关上门,林小夏就这样跟着去了。

梁奶奶家的小卖部关着门,旁边院子的门开着,还没进院子就可以看见屋子里坐着很多人。

看着他们的表情,林小夏能感觉到梁奶奶的情况不是很好。

站在门口,林小夏看见梁奶奶的房间里坐着一个女孩,扎着两束麻花辫,林小夏认出了那是谁。

林小夏看着她,想要过去搭几句话,但是想想,她现在应该心情不好,不想和人交谈,而且自己也是个木讷的家伙,要是说错话,就更伤着别人的心了。

林小夏小声问爷爷:“爷爷,梁奶奶怎么样了呀?”

林伟沉默了一会儿,说:“这几天吃得越来越少。”

林小夏说:“为什么不去医院呀?”

林伟说:“昨天才从医院回来的。”

林小夏心里开始担心,看向房间里的女孩,要是梁奶奶熬不过来,女孩该有多伤心。

林小夏目不转睛,这时,女孩转头间看到了林小夏。

突然间的目光交集,林小夏一愣,霎时间反应不过来,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憨憨的笑着。

看见林小夏,沈秋英也露出了笑容,遮盖住了看见林小夏前的忧愁。

沈秋英来到林小夏面前,林小夏先开口说:“什么时候来的呀?”

从沈秋英的眼睛里,林小夏能看出来她哭过,但此刻站在眼前的沈秋英却是微笑着的。

沈秋英说:“昨天。”

沈秋英搬来两个凳子,和林小夏一起坐在林伟旁边。

林小夏说:“你好像睡眠不好。”

沈秋英说:“这你都看出来了,你不是直男吗?”

林小夏愣住:“你黑眼圈那么重,当然能看出来啊。”

沈秋英说:“很重吗?也是,几天没睡好了。”

林小夏话语笨拙:“别太担心,梁奶奶会好起来的。”

沈秋英顿时安静,说:“会的,应该会吧......”

一句话就让沈秋英跌落情绪的低谷,林小夏手足无措,本想安慰现在就像是在捅刀子一样。

林伟说:“小孩子不要多想,要乐观点。”

林小夏说:“对。”

林伟说:“秋英也要今年初中毕业了吧?”

沈秋英抬起头:“是的,我和小夏一样。”

林伟说:“我听你外公说你成绩很好,不像小夏,数学不及格。”

沈秋英对林小夏说:“你数学又不及格了吗?”

林小夏一阵尴尬:“什么叫又,我这只是暂时不及格,毕业之前我会及格的。”

林伟说:“只是及格不够,要考高分,那才是优秀。”

沈秋英说:“只剩一学期,你怎么保证你能学好数学?”

林小夏说:“一学期足够的,有芬芬姐教我,我肯定能考好。”

沈秋英说:“你要考市里的学校吗?”

林小夏信心饱满:“当然,一定考上。”

沈秋英说:“我不信。”

“啊?你不应该是鼓励我吗?”

“问题总是在现实中被解决,我怕你盲目自信。”

“不是盲目自信,那是走向胜利所需要的自信心。”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总是需要一些共同话题,林小夏和沈秋英交谈着学习的事情,沈秋英也好像明白林小夏为什么数学不好,基本概念没记全,遇到难一点的题就主动放弃,心理上畏惧,这样,还真的难学好数学。

不知道待了多久,林小夏和沈秋英说了很多话,林小夏也发现沈秋英变得轻松许多。

天色渐晚,林小夏离开前想要对沈秋英说几声不要担心之类的话,但又想了想,沈秋英好不容易心情好点,要是自己一说又给整伤心了就不好了。

6

接下来几天里,林小夏听完杜芬芬讲课之后都会跑去找沈秋英,虽然不知道做什么,但陪她说说话也好。

有时候没见到沈秋英,林小夏就待在那儿等着,烤着火听别人讲梁奶奶的事情,有人就说梁奶奶可能撑不到春节,也有的人说可能会这样子躺很久,虽然是别人的猜测,但林小夏听着还是很难受。

世间重要之事,唯有生死。

手掌摊开,感受着火的温度,林小夏回想着以前和梁奶奶相处的场景。

梁奶奶性格豪放,用语文课上学到的词就是女中豪杰,林小夏听爷爷讲过,梁奶奶曾今可是单手摁倒劫匪,帮人夺回财务,镇上的小偷见了梁奶奶都得绕道走,村里的很多老人都称呼梁奶奶一声梁姐。

梁奶奶很和蔼可亲,她很喜欢小孩,沈秋英每次放假都会来外婆这里,外婆给她做小裙子,编头发,小卖部里好多零食都是沈秋英喜欢吃的。林小夏来找沈秋英玩,梁奶奶也会开着小卖部,让林小夏想吃什么就拿什么,冰柜里装的冰棍,冰淇淋都是梁奶奶特意给林小夏和沈秋英买的。很多次,林小夏都不好意思白拿小卖部的东西,梁奶奶就说:你看不起我?老娘我开小卖部不是为了挣钱的,挣的是心情。

林小夏曾今好奇心暴增问梁奶奶的爱情故事,梁奶奶也不羞涩,说自己也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俊俏女子,上门说媒的人排队都要排到省城去了。林小夏问那是怎么跟秋英的外公在一起的。问到这里,梁奶奶害羞的笑了,感觉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她说爱情是件很奇妙的事情,明明对方看起来一点优点都没有,自己就是喜欢上他了,没有海誓山盟,却也温馨甜蜜。听着梁奶奶说着曾经的故事,沈秋英的外公坐在椅子上憨笑着。

面对沈秋英的性格,林小夏劝过沈秋英收敛一些,但见识过梁奶奶的人格魅力之后,林小夏就充分了解到沈秋英是得到了梁奶奶的真传,她的性格是改不掉了,仔细一想,沈秋英的性格也挺好的,在不抢他冰淇淋的时候。

林小夏也知道,梁奶奶也并不是刀枪不入,其实她心里也是装着很多柔软,装着很多爱。

以前夏天的时候,梁奶奶总喜欢躺在躺椅上挥动着竹扇,慢慢的摇晃椅子 ,很是悠闲,沈秋英也喜欢趴在外婆的腿上问外婆一些对成年人来讲很幼稚,但对老年人和小孩来讲又很有趣的问题。

沈秋英问外婆:“外婆喜欢妈妈吗?”

外婆给沈秋英扇着风:“喜欢。”

“喜欢我吗?”

“当然喜欢啦。”

“喜欢外公吗?”

看一眼旁边的外公,外婆说:“他喜欢我,我就喜欢他。”

外公坐在屋檐下卖力的掰着豆角,一提一放,长长的豆角变得碎块,掰一段看一眼婆孙俩,心里一阵委屈,心想,在躺椅上躺着的应该是自己,村里哪个老爷子是天天掰豆角的,但也只是想想,谁叫自己是个有爱的人呢。

“掰太短了,怎么炒着吃!”梁奶奶一句吼,吓得外公赶忙掰长一点。

沈秋英又问:“外婆最最最想做什么事情?”

外婆说:“我呀,就希望时间慢一点,看着小英长大,读书上大学,然后结婚。”

沈秋英一头扎进外婆的怀里,害羞着:“啊,我还是小孩,我不结婚。”

外婆也跟着笑着:“哈哈,我们小英那么漂亮,才不便宜那些臭小子呢。”

沈秋英乱动着:“啊,外婆~”

沈秋英问:“外婆,那,什么事是你觉得最有意义的?”

外婆思考了一会儿,这个问题有些太深奥,她说:“最有意义的事嘛,就是把你妈妈和你舅舅拉扯大,现在又可以带我的孙女。”又贴近沈秋英的耳朵,轻轻的说:“这一句,你别告诉你外公,还有一件最有意义的事就是遇见你外公。”

听完,沈秋英双手捂住自己的嘴,笑得眼睛眯了起来,但即使这样,她还是“咯咯”的笑出声来,看外孙女笑得不行,外婆怕被外公听见连忙伸手去捂沈秋英的嘴,嘴里说着:“我滴乖乖,要被你外公听见了。”

笑得太厉害,沈秋英“呃~”,打了一个很长的嗝,这下,外婆也被这声嗝逗得大笑起来:“我的小宝贝哟,嗝都打得那么豪爽。”

外公看着笑得人仰马翻的婆孙俩,歪一下脑袋,有点莫名其妙,又有点好奇。

一问一答,又笑又闹,微风吹过,阳光穿过柳树叶缝,树影斑驳,沈秋英睡着在外婆的怀里。

外婆轻轻拍打着沈秋英的臂膀,她在想,时间可以多慢呢,可是时间是那么的快,她曾经也是在外婆的怀里睡眠,也是牵着外公的手玩耍,往回一想,自己走过青年,走过婚姻,来到晚年,时间从来都没有缓慢过,更没有停留过。

天上的云为什么飘得那么慢,却还可以飘得那么远,消失在山的那边,明年夏天,它还会回来吗?

7

过来几天,林小夏再次看到沈秋英的时候,她红肿着眼睛,不知道是哭了多久。

沈秋英的外婆走了,在寒冷的晚上,屋内哭声不停,屋外院子里村里的人在守候着。

第二天早上,坐在火盆面前,林小夏的思绪拉扯得很远,没有外婆,那个经常说外婆是世界上最好的人的小女孩该怎么办。

揉搓着手掌,火盆里的火好像成了这个冬天最温暖的的东西。

邹大爷抽着旱烟,嘴角烟雾缭绕,他说:“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无可奈何的。”

林小夏说:“但可以多活几年啊。”

邹大爷说:“阎王要人,谁能留得住。”

林小夏说:“阎王又不是真的存在。”

邹大爷说:“是不存在,可是,事实就是这样,谁能一直活着呢,冬天到了树叶会落,花开后就会凋谢,一直都是这样。”

林小夏说:“可是,亲人会很伤心。”

邹大爷说:“走了的人走了,活着的人坚强着,忍着,安慰着。”

也许真的只能忍着吧,从小就没有母亲,林小夏何曾不是安慰着自己,忍受着悲伤长大的。

林小夏看向屋内,沈秋英靠着墙坐着,脸上满是哀伤,以往总是笑脸盈盈的模样消失匿迹。

林小夏不知道怎么安慰,可能让她自己安静的待着,想哭的时候哭一会儿要好一些。

接下来的几天里,林小夏每天都早早的去到沈秋英那里,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简单安慰几句,之后就在人群里坐着。

8

丧事办完后,沈秋英没有立马回家,她留下来陪外公过了剩下的寒假。

那段时间里,除了外公,沈秋英接触得最多的就是林小夏,每天给林小夏补习数学和英语,经过努力,林小夏也终于可以数学考及格。

学习之外,除夕看烟花,雪天堆雪人,烧烤店里吃烧烤,林小夏招数尽出,想着尽快让沈秋英走出悲伤,做回那个活泼开朗的女孩。

寒假结束,沈秋英的家人来接她和外公,小卖部停办,外公也要到城里和沈秋英一家生活。

离开前的那天,沈秋英说:“生活就像天气,有晴天有阴天,有时候暖和有时候又很冷。”

林小夏说:“晴天晒太阳,冷天就多穿衣服,全看我们自己。”

沈秋英说:“好好学习,我在城里等着你。”

林小夏说:“好。”

第二天坐在回去的车上,沈秋英回想起曾经的过往,那时候她问母亲:“还会回镇里吗?”

母亲说:“回呀,那里是故乡,离不开的。”

可是现在,外婆不在了,外公也和她们去城里生活,以后还会回来吗?

小说《那一片牧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畅读佳作那一片牧场》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