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祖国建航母优质全文
爽阁著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我为祖国建航母》,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我”叫姚保洋,是一名军工,也是中华航母梦的践行者。在这条劈荆斩棘的路上,与我并肩奋进的有我的同事,有爱国同胞商人,有友好国家的帮助,更有国家在背后的支持。同时,也有打着“航母无用论”的幌子,处处阻挠我们的敌对国际势力。与我们同路的,我们点赞!与我们为敌的,也无需憎恨,而是将之化作动力,继续前进!...
来源:yylrsj 主角: 于瀚陈绍宽 更新: 2024-06-29 10:26:24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我为祖国建航母》是作者“爽阁”的代表作,书中内容围绕主角于瀚陈绍宽展开,其中精彩内容是:”“那这锅糊底的夹生饭怎么办?”我急得不知所措。女子大方地笑着回答:“这个好办呀,铲去锅底的焦粑,加两瓢水,将这些夹生饭盛放到蒸垫上,再蒸一回呗!”幸好我们这批专家技术员大多是北方沿海人,多爱吃面食,所以就备了蒸垫以便蒸馍馍用。我把蒸垫交给女子,她一边忙活一边笑出两个酒窝问:“先生,你们是来考察墨尔...
第4章
当时,我正在一间独立的废弃灶棚里做干米饭,突然闻到一点糊味,知道烧过火了!我立马抽出木柴,并朝灶堂里泼了一盆水。我刚放下塑胶盆,就听灶棚外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糊啦!糊啦!饭做糊啦!”在我揭开木锅盖的一瞬间,一位挎着肩包、留着瀑布般卷发、身穿女式运动服的年轻女子闯了进来。透着锅里冒出的蒸汽团,我看得出来,这位冒然闯入别人住地的女子长得还真水灵漂亮,柳眉大眼,窈窕身材。
女子二话不说,操起灶台边的大锅铲,帮着翻锅里的干米饭,以减少锅底焦米的产生。等她全部翻完,我才发现,饭团里夹裹着很多生米!女子撩了一下额前的头发,忍不住笑了:
“先生,我看你也不象个会做家务活的。做大锅饭呀,要多加水,煮沸了,要用锅铲多翻几道米,然后再舀去米汤,只留少量水,小火焖五至八分钟才行。”
“那这锅糊底的夹生饭怎么办?”我急得不知所措。
女子大方地笑着回答:“这个好办呀,铲去锅底的焦粑,加两瓢水,将这些夹生饭盛放到蒸垫上,再蒸一回呗!”
幸好我们这批专家技术员大多是北方沿海人,多爱吃面食,所以就备了蒸垫以便蒸馍馍用。我把蒸垫交给女子,她一边忙活一边笑出两个酒窝问:“先生,你们是来考察墨尔本号航母的吧?”我当时被米饭的事搅昏了头脑,几乎失去了警惕性地“嗯”了一声。
“那你们就是军方派来的喽?”她两腮的酒窝依旧没消失。我猛然间清醒了头脑:“哪里哪里!我们只是普通造船厂的技术人员,哪能高攀起军方的大门呀!姑娘,你是干啥的?问这干什么?”我感觉面前象是冒出个“间谍”人物,开始警惕起来,并下意识地操起了切菜刀。别看我表面上一副书生相,可我多少也在海军部队里受过集训,当然知道一点最基本的防卫知识。万一对方图谋不轨,欲加害于我,那就对不起了,管你是美女还是帅哥,我都得果断出手,“挥泪斩马谡”!象我这样的“栋梁之才”,父母和国家培养我很不容易,切切不可在“阴沟里翻了船”,不明不白地被小人暗算喽!
这女子并没有因为我摆出“小李飞刀”的架式而紧张,反而更加放松地回答:“噢,我是一名慕名而来参观墨尔本号航母的游客,我的名字叫瓦槑,在一家名叫《社会观察报》的报社当采访记者。我来这里是想了解一下航母的消息,这是报社分派给我的任务。”说着从挎包里拿出记者证和闪光照相机给我看。我仔细地审视着戳着钢印的记者证上与她很象的照片,操在右手里的菜刀只是被我遮到屁股后面。
这个叫瓦槑的美女记者见我并不完全相信她是正路人,索性又从挎包里拿出一叠稿纸,让我看她还没写完的手稿,内容就是关于游览废航母的所见所闻。我这才对她打消了疑虑,开始与她聊起来。
她今年才二十岁,出身在大连,大学学的是新闻专业,现在在《社会观察报》当记者。几天前,社里收到南方一家报社的信函,说广州造船厂竞购了一艘澳大利亚的退役航母,说是要拆解当废钢铁卖,不知消息是否真实,也不知《社会观察报》对此消息有否兴趣。报社收到友社的信函,就派瓦槑来打探采访。因为有拆船公司的工人在航母上监控限制游客的活动,瓦槑上航母几天,参观票都买了好几回,却无法接近考察团。接触不到考察团,就无法探知准确消息。无聊之际,她只好在船坞外围向路人打探,不想就闯进了考察团驻扎的工棚,遇上不会做大锅饭的我。
间谍是不会开诚布公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的,而我不讲出我们考察团的真实来历,瓦槑也就套不到影响军方形象的不利消息。于是,我将菜刀放到砧板上,放心地与她瞎聊些无关紧要的事。正聊之际,就听见工棚外传来几个同事的争论声。我跑出一看,原来太阳已过中天,三十多位同事满身大汗地收工了,几位老专家正在热情高涨地讨论废航母的事。很显然,他们对发现到的有价值的部件产生了强烈的分歧,以至于习惯性地为科学问题每每争论得面红耳赤!
当于瀚发现了我的“艳遇”,就急忙将我拉到工棚附近的荒草丛中问我是怎么回事。我一边抹着脸上的黑烟灰,一边也学着张大忠的口气回答:“噢,我们捡了个义务保姆!”接着就简单地告之瓦槑的来历,当然,我隐瞒了做生糊饭的事。
没想到于瀚当即就发脾气了:“小姚!你太无组织无纪律了!我们此行本来就要保持低调,以免传出去造成负面影响。而你,真是不长记性!”训斥了一通,还命令我去赶人。
我只好硬着头皮叫瓦槑离开工棚,说领导不允许外人来这里打扰拆船公司技术部门的研究工作。瓦槑苦笑一声:“哎!你们这帮搞科研工作的就是不近人情,我好心给你们做顿饭,连你们一口水都喝不上,就被当贼似地赶走喽!”说完,径自走向一公里外的拆船公司招待所。
当我悻悻地调头欲回工棚吃午饭时,迎面就撞见张大忠端着饭碗阴阳怪气地念道:“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十天之后,我们完成了航母主甲板下三层的考察工作,而中山市拆船公司也急不可待地宣布开工拆船。为了保持船体平稳,先拆舰岛和主甲板两端。可是在切割主甲板的时候出现了异常情况。负责监工的老张师傅报告刘经理,甲板夹层出现了水泥结构面,影响了气割作业的进度。我们考察团获知这一异常情况,全部跑过去观摩。只见刘经理气呼呼地骂起洋老外:“这帮偷工减料的外国佬,造航空母舰竟然还敢掺假?怪不得这样的军舰好撞船哟!”
老张哭丧着脸说:“洋毛子可把我们坑苦了!看着厚厚的甲板,本以为全是实打的钢材货呢,却原来在夹层里注了三分之一的水泥!不好切割不说,还害得我们总公司破费一百五十万美元的天价买回个掺假货!这回,能不能赚回本钱可就悬了!”
这个老张,前两天还在炫耀呢,说他验门票都超过一万张了,那可是三万多块钱啊!那年头,能混个万元户的身价,就很有面子了。可是拆甲板这天,他却变成了“霜打的茄子”,一个劲地咒骂老外太狡滑,不讲商业信誉。而这件事对于考察团来说,却是个天大的意外发现。兰老也顾不上刘经理和工人们的心情了,急忙叫我们拍照、测量甲板和水泥层的厚度。
这天收工后,于瀚招呼大家伙开会,研究主甲板里夹注水泥层的事,是事出何因?难道是四十二年前,英国的这家造航母的船厂故意偷工减料搞造假,以便节约船厂的钢材成本?还是出于设计原理的需要呢?为了这个难题,我们争论到半夜,也难讲出个所以然。
最后,于翰征询兰老的意见,兰老的意见也是不太肯定。他估猜,不仅航母甲板夹注了水泥层,很可能侧舷甲板里也夹注了水泥层,这样的结构,可能比全钢的单一层更有弹性,有利于削弱攻击弹体的冲击力。当然,这需要科学实验来论证,才能真相大白。
再出工时,于组长将分析的舰体结构情况转告给刘经理。刘经理才得知,这多半是英国造舰东家巴鲁维克斯船厂出于设计原理的需要,在甲板和舷侧内层夹注了水泥结构,既使船体增强了抗弹抗浪的冲击力,又使船的重量变轻,提高了机动灵活性。
刘经理看到字面中有舷甲板内层夹注水泥的字样,心头“咯噔”了一下:若舰舷甲板里也掺假,拆船公司可真被洋毛子算计了!
怕鬼偏有鬼!当他吩咐老张带着拆解队试着切开一小块舷侧甲板后,他和工人们真地傻眼了,实情与考察团分析的情况不谋而合啊!刘经理气急败坏地仰天叹骂:“天那!我们收购废船几多年,还从来没看走眼,回回有得赚。可这一回,买回来个最大的,却是个包假货!我们两家船厂瞎扔了一百五十万美金啊!这些可是从银行借贷的真金白银啊,只怕利息钱全赔到这烂水泥块上面了!”
这个刘经理赶忙打电话到广州造船厂,叫上面派领导来核实情况,以便损失共摊。之前说的那位广州造船厂的徐岭南厂长亲自带着技术科和财物科的人员前来核实。来了也是气愤不已,但也只好认倒霉。
而这样事又恰恰给我们考察团提了个醒:卧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庞然大物,我们到底对它知道多少?舰岛里丢弃的记录簿、鞭状天线,主甲板上的“菲涅尔”助降镜,横卧的钢缆绳和轴承盒,竖切的甲板轨槽,甲板内的水泥夹层,等等,对于考察团来说,所知都是皮毛。真正想了解这座巨舰与普通的小吨位军舰的差别之处,必须进行科学地实践和论证,仅仅是一次考察,根本揭不开它的庐山真面目。
介此,我们考察团达成了共识:务必将此次考察发现的重点速速上报海军部,提请海军主管部门与广州造船厂恰谈协商,将航母上重要部件拆解,转至南海海军基地作为样本,以备今后科学研究之用;同时,给予造船厂一定的经费补偿,尽量减少地方企业的损失。
很快,海军部批复并采纳了考察团的建议,命令南海海军基地派负责人会同考察团与造船厂商谈此事。造船厂和拆船公司欣然答应,既减少了损失,又无意中为海防做了点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我为祖国建航母优质全文》资讯列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