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薛定摇梁平秋朝中对之寒门女将全本小说推荐最新章节阅读_薛定摇梁平秋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朝中对之寒门女将全本小说推荐
月下鎏江 著
来源:fqxs 主角: 薛定摇梁平秋 时间:2023-12-20 20:22:51
小说介绍
小说《朝中对之寒门女将》,超级好看的古代言情,主角是薛定摇梁平秋,是著名作者“月下鎏江”打造的,故事梗概:那一千轻骑列兵宫外仍不敢轻举妄动,心中敬畏的,便是主子爷的宽仁厚德啊。”一声声主子爷喊得那叫一个放低姿态、贴君心窝。单就这小小的称号,便和那些外戚儒臣、文吏大夫有着不啻天渊的差别。这三个字好像在宣誓着一个忠诚的声音——“奴才只会唯主子马首是瞻,永远不会像臣子忤逆君父一样忤逆主子...
朝中对之寒门女将第7章 宫闱论政在线免费阅读
旁边的小太监吴全见状,立马小心翼翼地递上方巾、痰盂。
纵使征元帝通过宦官集团直接掌权的南卫北卫加起来有七万人之多,他甚至还可以使用龙节调任镇东、镇西两路大军支援京师。但是他仍然不敢贸然动薛定摇、更不敢贸然动宫门外的那一千精兵。因为他对镇西大军的认知是存在很大的盲区的,他不知道薛定摇的行为是她一人之意还是西部全体将士之意;他也不确定只有这一千精兵愿意冒着诛九族的风险赴京为施正明讨公道,还是说他们只是个引子。如果他们代表的是全体西部将士的意志,一旦他们出现什么意外,征西大军回师中原联动造反,那时候,可就是四两拨千斤的大局的崩盘了。
此间政事堂内,掌事总管太监李柄、小太监吴全闻怒立刻就地跪下,左丞相沈观行、右丞相左逢年、十三曹令左玄晖、御史大夫汤徵、北卫兵总卫尉洪嗣箫以及一众侍从则端跪阶下。
气氛严肃萧杀,掌事总管太监李柄率先陈词:“主子爷如天之德,岂有德薄一说。那一千轻骑列兵宫外仍不敢轻举妄动,心中敬畏的,便是主子爷的宽仁厚德啊。”一声声主子爷喊得那叫一个放低姿态、贴君心窝。单就这小小的称号,便和那些外戚儒臣、文吏大夫有着不啻天渊的差别。这三个字好像在宣誓着一个忠诚的声音——“奴才只会唯主子马首是瞻,永远不会像臣子忤逆君父一样忤逆主子。”这大概也正是征元帝无限度信任宦官集团的原因所在了。
果然,单凭这三言两语,征元帝便稍熄怒气。瞥了一眼长身直跪的沈观行,转而语气中略带威仪与挑衅地向掌事总管太监李柄发了问:“李柄,给镇东大军的调令,可有消息?”
李柄闻言鼻尖儿冒了汗,恭敬回话:“回主子爷,老奴持龙节到达镇东大营后传了圣上口谕。又担心底下的奴才伺候不周,就快马加鞭回来伺候主子爷了。后续来兵的事儿,老奴命人传话儿,托付给了卫尉大人接洽。”言语间,眼神看了一眼征元帝,见征元帝没有恼怒的神色,又转眼看向了北卫兵总卫尉洪嗣箫。
南卫和北卫是护卫京畿之地和宫门重地的两支军队,也是中央集权的最高护身符。其中南卫军大抵有四万人,北卫军大抵有三万人。在征元帝即位之前,历朝历代都是两军并设一总卫尉作为最高指挥,集中统辖两支军队,称南北卫兵总卫尉。然而,由于征元帝自幼陷身于勾心斗角之内、成长于危机四伏之中,阴鸷的环境造就了他性格的阴暗面——多疑和多变。在他看来,不可信的人固然危险,可信的人更加危险。所以他对于“人主之患在于信人”这一教条深信不疑。体现在用人上,便是“制衡”二字。南北卫军作为京畿之地中央集权的护身符,更是他自己的护身符,军统内的人事安排绝不能有失。因此他冠冕加身之日,便将南北卫军分而治之。北卫军设北卫尉,而南卫则由征元帝直掌兵权。然而由于征元帝龙体常年欠安,南卫军的实际总指挥权已然落在了掌事太监总管李柄的手里。
李柄之所以这样答复,其实有两个目的。其一,是在试探征元帝持有龙节之人是否可以命令北卫军;其二,是在试探作为北卫军卫尉的洪嗣箫是否会听从他一介宦官的话。他作出此番试探的根本动机,不是心里滋生出来的对于权力的掌控欲,而是通过倚仗皇势而指挥别人的方式,寻求一种独属于上位者的优越感。众所周知,不论在朝廷大臣眼里还是在外戚勋贵眼里,宦官,是最让人鄙视的存在,也是最不配得到尊重的存在。
甲胄加身、正值而立之年的北卫尉洪嗣箫无视李柄,看着征元帝声如洪钟道:“回陛下。调令业已下达,不出明日卯时,十万大军便可直抵京师,向陛下述职!”一语方落,眼神狠戾地看了一眼跪身左侧的丞相沈观行。北卫尉洪嗣箫是征元帝一母同胞的胞妹在驸马一脉的堂甥,势力属外戚一族。在他看来,沈观行是薛定摇的老师,薛定摇此次不昭而回,与沈观行脱不了干系。
掌事太监李柄听到这番回答十分满意,垂下眼定了定神,脸上多了几分得势之后的平静。
征元帝虽然心有忐忑,但是对这个答案仍然颇感得意。继而看向沈观行,语调冷峻地切齿发难:“沈老丞相,你教出来的好学生。敢打朕的脸了。教学有方啊。”
沈观行自然知道在真刀真枪都昭然显露的情况下,所有的辩驳都显得苍白无力,只俯首和袖、双手做拱前推:“老臣罪同丘山,请皇上赐罪。”
“你当然有罪!”几乎没有等沈观行把话说完,征元帝便站起身来,并作食指中指相向,“你的学生对朝廷大员不令而葬。你学生麾下的兵士胆敢不昭而回!每一条,每一桩,都是灭九族的死罪!”
“然而老臣以为,现在兴师问罪未尝过早。”几乎接着征元帝的话柄,沈观行直起身来谆谆上谏,“来兵死,西叛起。一旦兵变,上到朝廷、下到万民同担干系。届时如何收场,谁也不能预论!当下重中之重的,是各方尤其是军方保持克制。而皇上作为一国之主,更不应该调兵遣将,成为拱火的帮凶。皇上有开疆拓土之心、吞吐四海之志,焉能不知攘外必先安内之理?因此,枕戈待旦,绝非上计;思变退兵,方为良策。”一番肺腑之言说尽,言罢再度俯身叩首。
虽然征元帝因沈老丞相大权在握多年,心中不满尤甚,然而当前局势下,这一番言论却是直击征元帝心中痛点。但见他屈身坐下,身倚龙背,语调不减严厉地反问道:“思变退兵。那沈老丞相倒是说说,如何思变?思,什么变?”
沈观行眼底闪现过一丝忧虑,仍然带着些许惶恐缓缓开了口:“施老将军叛国之罪。审查有失,实为敌军阴谋,意图分裂我君臣一体之心。若陛下朱笔亲批为施老将军昭雪,以国礼厚葬之。那么来兵,自然是陛下密旨宣召回京奔丧的亲兵。这恰好与骑兵们的‘赴京问恩’不谋而合,如此一来,内乱自避、难题自解。”
“沈观行!”征元帝怒发冲冠,几乎拍案而起。人是他下旨杀的,族是他下旨灭的,宽宥了这一千骑兵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的过失,龙颜何在?君威何在?沈观行的一席话,不仅是让征元帝自个儿打自个儿的脸,更是让他把打碎了的牙往肚子里咽。
小说《朝中对之寒门女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