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良心推荐《永恒的梦魇完整作品》逄三逄三全集免费阅读_《永恒的梦魇完整作品》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小说介绍
《永恒的梦魇》是网络作者“生日快乐哦”创作的小说推荐,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逄三逄三,详情概述:前言说起那些我参与过的案子,最让我害怕面对的当属“桂林11.24空难”,此案有个秘密从未被媒体提及,后来成为了我的梦魇之一“桂林11.24空难”在当时很轰动,那个年代的人应该都有耳闻,我在这里先简单地讲一下吧1992年11月24日清晨,某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300型飞机从广州白云机场起飞,执行飞往桂林的任务大约7时54分,该架飞机在广西阳朔土岭山粉碎性解体,机上133名乘客和8名机组人员...
永恒的梦魇第三章 黑匣子在线免费阅读
黑匣子
一,机组人员在执行飞行任务过程中有条不紊,没有慌乱的情况发生,这说明没有发生劫机事件,或者其他突发事件。在调查中,有关方面也证实了机组的技术状况是胜任该次飞行任务的,身体也处于良好状态,72小时之内没有人生病、服药、饮酒,也没有其他问题;
二,当天早上的天气条件良好,通讯设备正常,可从07时50分49秒,飞机上的机组人员在进行正常回答后就失去了联系;
三,从07时50分49秒到07时52分04秒,在短短的1分15秒里,飞机从2100米降了1500米,并在520米的高度撞山失事。
在调查中,还有许多疑点,可那些疑点涉及到许多技术方面,为了让大家不觉得困惑,我就挑最主要的来讲。
在大部分空难事故中,失事原因大多与天气、人为因素、飞行员驾驶技术有关,在排除了这些原因后,我们的调查就陷入了僵局。需要推卸责任,把原因归咎到飞机的制造工艺上吗?调查组邀请了国际方面的技术人员,人家可不愿意背黑锅,我们良心上也不允许那么做。
就在这时候,调查组中的一位法医对我讲了一件事,这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位法医原本就在桂林就职,在此次空难发生前,其实他还有过类似的经验。也就是说,这不是桂林第一起严重飞行事故,早在1992年前,桂林地区就发生过好几次空难了,最蹊跷的一次就是1982年的一次空难(同样是广州-桂林的航班,飞机也是粉碎性裂解,百名乘客与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该飞机失事的地点竟然就在“桂林11.24”失事地点的附近。
这是巧合吗?
不,空难不会有巧合,尤其桂林地区发生过的严重空难事故不只这两次,大大小小还有过不少,这也许就是桂林重新建造新机场的原因(旧机场是奇峰岭机场,为军民两用机场,新机场是现今使用的两江机场)。
基于以上发生过的事故,民间有传言,在桂林地区的桂林市、阳朔县、恭城县有一个天空中的百慕大,飞机失事的原因就跟“百慕大”有关,失踪的那些飞机残骸被吸入了另一个空间里。
真是如此吗?
“桂林11.24空难”发生后,民间兴起各种传言,这让调查组的压力更大了,如果得不出一个让大家信服的结果,那么传言会传得更凶猛。
关于黑匣子破损严重、飞机残骸失踪、飞机1分钟猛降1500米等等,身为法医的我无法解答,而当时这些难题也没有很快找到答案。大家都发挥各自所长,想要找出原因,法医们的工作虽然是鉴定死者身份,可没有想到,突破点竟然是法医找到的。
在确定遇难人数多出两个人后,我们查阅了登机后的乘客人数以及机组人数,算来数去,只有142个人。这又不是巴士,能够中途停车,再载几个乘客的。基于这一点,我们还考虑到尸块中混有其他案件的尸块,也许有人在飞机撞山前,杀了人,分了尸,将尸块扔在山上,我们将它们捡了回来。
有这种可能吗?我们必须全方面考虑,不能有一丝懈怠,可那样的几率实在太小了,真的不太可能,而且桂林市和附近县乡镇也没有人失踪了。那么,问题就回到了法医学的本身上。
根据空难资料统计,飞机失事引起头部损伤死亡的发生率为60%到80%,1990年广州白云机场发生空难死亡的128人中,82.4%就是死于颅脑损伤。由于飞机失事常发生在飞机运动状态中,人也处于惯性运动状态,机舱的空间又给人体运动创造了条件,因此飞机失事中人体的损伤极少是单一存在的,常常表现为广泛分布、复合存在,剪切伤、碰撞伤、爆炸伤、烧伤等等出现在同一具尸体上。
可在“桂林11.24空难”中,尸体都变成了碎块,具体死因很难鉴定出来了。在拼凑尸块时,我就逐渐注意到,死者们的损伤多是爆炸损伤。虽然飞机撞上,引起了爆炸与燃烧,可山上的树被烧得不严重,这也是我觉得奇怪的地方。
爆炸损伤从机理上来说,主要由冲击波、高温以及爆炸投射物三个方面构成,其中最主要和最有特征的就是冲击波。冲击波是在介质中传播的一种高速高压波,这种介质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固体。在爆炸时,冲击波可以造成:压迫效应、内爆效应、碎裂效应、惯性效应、压力差效应,其损伤形态多表现为:人体体表大面积的表皮剥离(事故现场曾找到过剥离的人皮),内脏震荡性损伤,还有爆碎伤引起的肢体断离、人体组织离溅现象。
想起剥离的人皮,我就怀疑是不是飞机上发生了爆炸,而且是在坠毁前爆炸的,否则黑匣子也不会严重损坏(比如被导弹击中)。
按理说,法医只负责尸体,飞机残骸是不需要碰的,可在那次调查中,一切线索都是互通的。后来,我们几个法医在检验中,竟发现飞机残骸中飞机了硝酸酯类、硝基化合物、硝化甘油、硝铵、液氧(其残留痕迹类似氧气电焊后的金属表面)等物,而在失事地点带回的物品也检测到了这些物质。
这意味着什么?要知道,炸药本身可分为起爆药、发射药、烟火药以及烈性药四种基本类型,而上述物质则属于烈性药,主要用于炮弹、航弹以及其他弹类。
这是一个很惊人的发现。
难道飞机是被导弹击中了才坠毁的?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民航被军方击落的事。早在1983年,苏联歼击机就在远东击落过韩国航空公司波音客机,而在该次事件的5年前,该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07客机也曾被苏联导弹击中,被迫降落在苏联西北部卡累利阿冰雪覆盖的湖面上。
如果是飞机被导弹击中,那么飞机残骸掉落的位置就会扩大,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搜寻范围。身为法医,我们不是阴谋论者,而且国家也成立了调查组,一切程序都是公开透明的,如果要隐瞒什么秘密,大可不必那么做了。
不过话说回来,凡事总会有疏忽的地方,比如1983年9月14日,在桂林奇峰岭机场,一架民航飞机在滑行过程中就与空军飞机相撞过,也许……
这件案子之所以成为我的梦魇,正是停在了“也许”上,在我报告了这个发现后,有关部门就以某种理由让我离开了调查组,中断了我的所有调查工作,一切资料也交给了另外一位姓李的负责人手上。
如今,三年过去了,我仍耿耿于怀,那次事件的真相是什么呢?虽然我没有机会再触碰案件了,但我后来得知飞机上有两个人确实不在机组人员以及乘客名单上,因为他们身份很特殊,特殊到根本查不到记录了。这也许就是空难发生的原因,“不存在的导弹”并不是误发,可就如我所言,所有的所有只能停留在“也许”上了,法医不做没有证据的猜测。
小说《永恒的梦魇》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