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常升朱元璋《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阅读全集》完结版阅读_(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阅读全集)全集阅读
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阅读全集
摆烂候 著
来源:cd 主角: 常升朱元璋 时间:2023-05-05 08:35:29
小说介绍
小说《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是一本十分好看的军事历史文,这本小说的作者是"摆烂候"。文章精彩截取如下:"朱雄英重新抽了一张宣纸,提笔问到:"皇爷爷,孙儿请问,如今大明有多少人家,田亩,亩产又是多少?""大概九百万户,五千万人丁。""田亩约莫二百万顷(明代一顷等于一百亩),至于亩产,我大明有优质稻种,再加精耕细作,以黄河为界,北方亩产超过三石,南方亩产能达到四石。"为了方便计算,老朱报了个模糊的数字。...
第8章
马甲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余生,都市脑洞,都市小说《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小说以主人公常升为主线。摆烂候作者大大更新很给力,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目前已写248.1万字,小说最新章节第1341章 浮夸的演技,小说状态连载中,喜欢都市脑洞、都市这本小说的宝宝们快来。
书友评价
好看,但想要剧透,好奇[送心]
真的推荐,非常“治愈,上一个看到这么治愈的书,还是我的治愈系游戏。
这时间线不对。但其它方面很不错。
热门章节
第749章 文字世界
第750章 下山,摔死了
第751章 光组,备战
第752章 加油...罪城最后的光
第753章 影子工程
作品试读
“孙儿还学了术算。
“三舅是这么和孙儿说的,术算一道,看似粗浅,实则博大精深,与万事万物都有关联。
“就以孙儿绘图为例。
“孙儿来给皇爷爷推演一番大明盛世的时间。
朱雄英重新抽了一张宣纸,提笔问到:“皇爷爷,孙儿请问,如今大明有多少人家,田亩,亩产又是多少?
“大概九百万户,五千万人丁。
“田亩约莫二百万顷(明代一顷等于一百亩),至于亩产,我大明有优质稻种,再加精耕细作,以黄河为界,北方亩产超过三石,南方亩产能达到四石。
为了方便计算,老朱报了个模糊的数字。
朱雄英提笔在宣纸上将这些数据用数字全部标了出来。
“孙儿写的这是什么?
“这是三舅教给孙儿的阿拉伯数字,便于计算用的,还有一个九九乘法表,孙儿一会一并写给皇爷爷看。
朱雄英随口应了一句,随即便在宣纸上专心的演算起来。
一边演算,一边还不忘解说。
“如今大明地广人稀,皇爷爷迁人口,施仁政,使百姓休养生息,国力与人口自然都是上涨的。
“在耕地垦无可垦前,大明的田亩和产出都将呈上升之势。
“史料记载,历朝历代耕田最多的,也不过八百多万顷。
“孙儿斗胆,以千万顷耕田为限。
“千万顷耕田,南北耕地各算一半,合计三十五万万石,如不遇上天灾人祸,气候变迁,这大抵便是我大明的巅峰粮产了。
“一个普通百姓一日平均要消耗一斤米。
“也就是说,我大明的巅峰量产,可以养活一万万人。
听着自家太孙这引以为傲的口吻,老朱也与有荣焉,历朝历代的贤明君主,千古一帝,有哪个能像他一般,真真切切的把百姓放在心里。
能切切实实养活这么多人的。
“只是话说回来,耕田及人丁的变化,在皇爷爷一朝,只怕不会有太大的增长。
“哦,这是为何?
“如今大明,地广人稀,皇爷爷迁人丁虽是无奈之举,百姓却难免人心惶惶,再加上皇爷爷仍旧派兵在外,讨伐元庭,对百姓而言,这就是江山未稳的迹象。
“在此期间,五千万人口变化不会太大。
“就算是有所增加,只怕也是被搜出来的隐户。
“所以,怕是要等到未来父王继位后,国朝才能真正安稳。
老朱并没反驳。
事实上,他如今所行的一切雷霆手段,就是为了方便太子将来可以顺利继位。
“按百姓多子多福的观念,待到粮食出产足以养活一家老幼之后,就会大量生育。
“每户生养六七口新丁,稀疏平常。
“孙儿翻阅史料县志,发觉男子平均寿数为四十,女子平均寿数约为四十五,算上生育的周期,便以三十年为一代记。
“大明开国三十年,人口约莫五千万。
“除去老幼,青壮男女的数目约莫三千万,随着大量荒地开垦,粮食产量增加,百姓开始大量繁育,人口预计增长九千万。
“然而,算上孕妇难产,再加婴儿夭折的比例,这九千万,能剩下四千万就不错了。
“大明开国六十年,人口约莫七千万。
“老一辈已然身故,新老一辈开垦的耕地更多,能养活的人丁也更多,生育的时间开始延长。
“人口预计增长一万万两千万,实际增长五千五百万。
“大明开国九十年,人口约莫九千五百万人。
“此时的大明人口已接近巅峰,耕地也垦无可垦,大明盛世已至,若无意外,应该会一直维持下去。
“但这往往都是做不到的。
老朱还沉浸在朱雄英给他绘制的大明盛世的幻想中,听到这最后一句,不禁皱眉问到:“这又是为何?
“因为兼并啊。
朱雄英浑不知自己抛出的话将会引起多大的风波,依旧天真答到:“历朝历代,土地兼并不都是王朝衰落,民乱四起的一大诱因吗?
“过往的王朝,只要当朝者给予了一些人田亩免征税的特权,他们都会将这份权利无限扩大。
“大明目前虽还没有这个困扰。
“但后世之君,总要笼络读书人,以巩固王朝,到时就难说了。
老朱沉默了。
让朱雄英把九九乘法表录下来后,便差内侍把他送回东宫。
望着桌上的图表许久,老朱的心里说不出来的复杂。
翻阅了此番随太子出行的几名锦衣卫递上的册子,对照着太孙所言和常森与太孙讲学时的内容,老朱合上了册子,让内侍把朱标找来。
当朱标迈进奉天殿,看着老朱一脸愁眉不解,连忙问到:“父皇急召儿臣,可是出了什么事?
老朱招呼朱标上前,将太孙方才所言,简明扼要的给朱标复述了一遍。
听到自家儿子如此口无遮拦,朱标连忙告罪:“太孙胡言,是儿臣疏于管教,儿臣……
“行了,咱没有怪罪太孙的意思。
“气候之说是否属实,咱也可以从史书县志中查证,就算是真的,那也轮不到咱操心。
“唯独这术算,给咱是狠狠敲了两记警钟啊。
朱标满脸不解。
“父皇这话从何说起?
老朱一声轻叹。
“有些事儿,咱也只是个腹稿,就未曾与你商量。
“咱欲重开科举。
“一方面是为了制衡如今朝堂的这批老臣,再来科举是正道,大明开国时期暂缓科举,只是因为当时科举选出的,都是一旁夸夸其谈的儒生。
“正如太孙所言,为了笼络读书人,巩固王朝,这科举是迟早要重开的。
“咱的想法,也正是免了读书人的劳役,再分不同的等阶,免一定田亩的赋税。
“可现在想来,这个法子,还有待商榷。
朱标沉思许久,一时也没有更稳妥的代替之法,只得劝慰:“此事不急在一时。
“不知父皇所说另一大警钟又是何事?
老朱的目光重新落在了面前的书案上,看着那副王朝兴衰,人口与气候走势图,一字一句的念到:“皇室宗亲俸禄。
小说《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