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大明:史书?朕亲手撕了重写!天启帝朱由校全文免费》天启帝朱由校完本小说_天启帝朱由校(大明:史书?朕亲手撕了重写!天启帝朱由校全文免费)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
小说介绍
古代言情《大明:史书?朕亲手撕了重写!天启帝朱由校全文免费》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葱半钱蒜二两”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天启帝朱由校,小说中具体讲述了:”“臣既不知羽林军详况,也无从反对。若真如此,臣愿支持。”王象乾虽听闻陛下组建新军,却从未细查,如今才略知一二。“臣等亦愿支持...
第22章
武宗皇帝也察觉到了京营的腐败,打算用边军替代京军加以整顿,谁知人还没等动手,就莫名其妙地没了。
刘一燝与韩爌被朱由校说得哑口无言,只因句句属实,二人即便再不愿,也得顾点颜面。
内阁元辅王象乾站出来说话了:
“陛下,京营虽弱,却也不能贸然裁撤,总得思虑周全。至少眼下这支军队还能起到些许震慑作用,让那些不安分的人不敢轻举妄动。”
王象乾对京营本就没有好感,当年守九边时便深知其腐朽,空占编制,毫无战力。
“朕早已有了打算。京营撤了之后,羽林军便可接替,这支新军已初具规模,与其养着无用之兵,不如早些裁汰,为国省些粮饷。”
“臣既不知羽林军详况,也无从反对。若真如此,臣愿支持。”
王象乾虽听闻陛下组建新军,却从未细查,如今才略知一二。
“臣等亦愿支持。”
除了刘一燝与韩爌,其余大臣皆表赞同。徐光启、王象乾、王在晋皆为朱由校亲自拔擢。五部尚书中,上次清洗后,吏、户、礼、刑四部尚缺,唯留兵部尚存。
虽王象乾等人仅挂尚书之衔,但因实职空缺,名分便可作主。
“既多数通过,那便明日朝会上正式宣布。年关将至,此事一了,诸位也好安心过年。”
虽朱由校近年已将朝堂反对之声压得几近消弭,可裁撤京营这类大事,他尚无力一言而决。
集权之路,仍需步步为营。
奉天殿
“陛下,京营断不可撤!臣请陛下三思!”
成国公朱纯臣第一个高声劝阻。
其余勋贵见状,纷纷跪地高呼:
“臣等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唯英国公张维贤未随声附和。
朱由校此番举动,不仅动了文臣,更触动了勋贵的根本利益,无异于削其根基。
消息一出,朝堂过半之人跪地力谏。
可惜,朱由校心意已决,无人能改。
“朕思虑数月,岂能未加权衡?如今京营还有何用?”
他怒指勋贵斥责道:
“你们当中,多少人虚报兵员、贪占军饷,连家仆也挂名吃饷,这还是大明军队吗?还是你等私产?”
“你们哪一个不是世代受封,与国共存?朕已一再容忍,尔等却变本加厉!”
朱由校并非不想整治勋贵,只是眼下局势未稳,文臣不足惧,武将亦非难题,一旦文武联手对抗皇权,那便真是大祸将临。
“你们家里那些吃空饷的亲戚、仆人,凡是沾亲带故的,限你们一天之内,现在就让他们滚回老家去,否则别怪朕不讲情面。”
京营吃空饷这块肥肉,虽说多年来是这些勋贵们捞油水的地方,但两百多年下来,对他们而言早已不是生死攸关。他们更怕的是陛下借题发挥,找个借口收拾他们。这几个月已经砍了几百个官员的脑袋,谁不怕?
看皇帝没有要动他们的意思,甚至还站他们这边说话,这些人心里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
“还跪着干什么?这姿势很舒服吗?还不赶紧去办!”
“臣等告退!”
见朱由校语气已经有些烦躁,这些人也识趣,赶紧退下。
而文官这边就显得孤立无援了。他们心里都在暗骂,一群鼠目寸光的粗人,根本不懂大局,成不了事。
本来他们就是靠着这些勋贵出头,大家一块儿唱反调,结果人家转身就走,把他们这些清流扔在火坑里,这算什么?
内阁辅臣韩爌还在坚持,他心里清楚,如果让陛下裁了京营,那他们这些人怕是都要完蛋。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