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刘三刘博源《穿越明末:他一身战甲征四方》小说免费在线阅读_穿越明末:他一身战甲征四方(刘三刘博源)已完结小说
穿越明末:他一身战甲征四方
老牛俊 著
书名:穿越明末:他一身战甲征四方本书主角有刘三刘博源,作品情感生动,剧情紧凑,出自作者“老牛俊”之手,本书精彩章节:李经历走至门口,冲着站在门口候着的兵丁吩咐道:“把官服告身文书等物拿上来。“是,大人。兵丁应道。不一会儿,两名兵丁捧着官服告身文书等物走了进来。李耀从一名兵丁手中拿起一份告身文书,走到刘博源面前,朗声道:“刘博源,鉴于你在此次抵御鞑子的战斗中,作战勇敢,英勇杀敌,斩获鞑子首级十一颗,本官决定,特提拔你为总旗官,并赏银二百二十两。作为一名千户官,李耀是可以直接提拔一名小兵的,但其最大的权限也只能提拔至总旗官。至于百户官,那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有着固定的数量。“这是你的告身文书。李耀递来一份折子。刘博源连忙躬身,双手接过告身文书,大声道:“小的谢过大人。“怎么还如此自称,你现在已是一名总旗官了。李耀责怪道。“是,下官谢过李大人。刘博源连忙改口道。“好,望你能在日后的战斗中,能继续奋勇杀敌,再立战功。李耀激励道。“下官定会英勇杀敌,以报效大人的知遇之恩。刘博源大声回道。刘博源的恭维话语,使得李耀甚为高兴,他笑着摆手道:“大家都是为国效力,应该报效朝廷,报效皇上才是。刘博源连忙应是,随后李耀把官服赏银等物赐下。看着手中捧着的官服等物,刘博源心下异常欢喜。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自己终于从一名白丁,一跃而成为大明体制中的一名基层官员。看着刘博源暗自欢喜的神色,李耀体谅道:“刘总旗,既然官服已发下,还不快去更换。“是,下官这就去换上。刘博源回道。跟随着兵丁来到偏房,刘博源很快把官服换上,稍作整理一番,才再次回到厅堂。李耀等人看着信步踏入的刘博源,都不觉眼前一亮。都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刘博源一身得体的正七品武官服穿上,配上腰间挂着的桐木腰牌和铜制印鉴,脚上踏着一双厚底牛皮靴,整个人显得分外精神。“没想到刘总旗穿上这身官服,显得格外有气势。李耀赞叹道。“是啊,刘总旗,这身官服简直就是量身为你定做的。赵世相附和道。就连在旁边一直保持严肃面孔的李兴李经历,眼中也露出欣赏神色。“呵呵,各位大人过誉了。对于李耀等人的夸赞,刘博源内心十分欢喜,谁都喜欢听别人的夸奖。这时,李耀突然转变话题,问道:“刘总旗,既然你已身为总旗,可有什么打算?李耀突如其来的问话,其实在刘博源心中早已有了想法。现在的他迫切地希望能独立统管一个墩堡,这样他就会有足够的自主权,可以随时领兵外出作战,捞取更多的战功,得到更多的升赏。故作思考了一会儿,刘博源这才回道:“回大人,下官想去离鞑子最近的墩堡。“离鞑子最近?这是何意?李耀皱眉说道。“大人,下官是这么认为的。每次草原上的鞑子南下劫掠,都是这些墩堡最先发现的,然而他们却丝毫阻挡不了鞑子南下的脚步。“因此,下官在想,如果我们能把鞑子的脚步拖延在那里,为朝廷争取调动兵马的时间,岂不是更容易应对鞑子的袭扰。刘博源将自己的想法说出,顿时惊呆了李耀等人。没想到小小的一个总旗,心中竟然有着这么一个大胆的想法。不知有多少任的延绥巡抚与总兵,都没能彻底解决鞑子袭扰的问题,仅凭你一个小小的总旗,能抵挡多少鞑子?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口气不小。李耀神情严肃的盯着刘博源,反问道:“刘总旗,虽然你的想法很不错,可就凭你一个小小总旗?“回大人,下官自有信心,绝非胡言。刘博源自信道。“既然知道,那就休要胡言乱语了。李耀训斥道。“是呀,刘兄弟,这话可不能乱说啊。赵世相也在一旁劝道。“大人,下官可不是一时冲动。刘博源顿了顿,接着说道:“只要大人能给我配备充足的人马与钱粮,下官就能保证在一年之后,威武堡不会再遭到鞑子的随意袭扰。刘博源的话语,深深的刺激到了李耀,他冷着脸色道:“你拿什么保证?就你这条命吗?“大人,下官可立下军令状,如若不能做到,甘愿受任何处置。刘博源也是豁出去了。李耀看着刘博言的坚定态度,甚至不惜以性命相抵立下军令状,这使得他内心不禁有些动摇。如果答应了刘博源的要求,自己将要付出的是大量的钱粮,而且是否有回报,还是一个未知数。但倘若他真的做到了,那自己将会得到巨大的利益,这是用钱财也换不来的。李耀深思片刻后,目光看见刘博源那自信且坚定的眼神,终于下定了决心,那就赌一把,他大声叫道:“好,本官答应你。李耀的话语一出口,顿时震惊了赵世相与李兴,他们揉了揉耳朵,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千户大人怎么会做出这么鲁莽的决定。“李经历,笔墨伺候。李耀喊道。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的李兴,急忙备好笔墨,刘博源口述,李兴提笔。很快,一式两份的军令状书写完毕。刘博源拿起军令状细看,确认上面所写与自己口述无误后,这才签下自己的名字并摁上手印。“刘总旗,既然军令状已签,可还有什么要求。李耀问道。“大人,不知我威武堡有哪些墩堡靠近鞑子?李耀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下,这才道:“在我威武堡管辖的二十六座墩堡中,有三座边墩最接近鞑子。“不知是哪三座?“是塔儿山墩、海子山墩、可可山墩。刘博源又接着问道:“敢问大人,哪座边墩周边地势平坦,水源丰富?“要说哪一座边墩有这条件,那非海子山墩了。李耀肯定道。“多谢大人。刘博源双手抱拳谢道。“下官决定去海子山墩。“刘总旗,可否决定了?李耀问道。“是的,大人,下官就选海子山墩了。刘博源肯定道。得到刘博源的肯定回答,李耀严肃道:“刘总旗,军中无戏言,希望你能在一年之后,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海子山墩的委任状,本官会安排李经历明日给你送来,日后钱粮的一应往来,也是李经历与你对接,希望你不要辜负本官对你的一片信任。李耀拍了拍刘博源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大人放心,下官定不会辜负您的一片厚爱。刘博源保证道。“这就好。“没什么事情,你们就下去吧,本官有些乏了。“下官告退!“......看到李耀下了逐客令,刘博源三人只好行礼告辞。
来源:cd 主角: 刘三刘博源 时间:2023-04-24 05:55:21
小说介绍
热门小说《穿越明末:他一身战甲征四方》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刘三刘博源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老牛俊",喜欢军事历史文的网友闭眼入:"哒哒哒!""哒哒哒!"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传了过来,城墙上的士卒们连忙看去,果然在东面方向有大股烟尘扬起,越来越近,紧接着一阵阵狼嚎般的怪叫声传来很快的,在众人的视野中,几十个骑着战马的鞑子慢慢的奔跑过来,而在这些鞑子骑兵的前面,还有十几个大明百姓在四散逃跑鞑子骑兵似乎并不想直接对这些百姓下手,只是呼啸着来回驰骋,嘴中发出一阵阵狂笑,把那些惊慌哭喊的百姓驱赶在一处,往东门而来待到鞑子骑......
第9章
李经历走至门口,冲着站在门口候着的兵丁吩咐道:“把官服告身文书等物拿上来。
“是,大人。兵丁应道。
不一会儿,两名兵丁捧着官服告身文书等物走了进来。
李耀从一名兵丁手中拿起一份告身文书,走到刘博源面前,朗声道:“刘博源,鉴于你在此次抵御鞑子的战斗中,作战勇敢,英勇杀敌,斩获鞑子首级十一颗,本官决定,特提拔你为总旗官,并赏银二百二十两。
作为一名千户官,李耀是可以直接提拔一名小兵的,但其最大的权限也只能提拔至总旗官。
至于百户官,那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有着固定的数量。
“这是你的告身文书。李耀递来一份折子。
刘博源连忙躬身,双手接过告身文书,大声道:“小的谢过大人。
“怎么还如此自称,你现在已是一名总旗官了。李耀责怪道。
“是,下官谢过李大人。刘博源连忙改口道。
“好,望你能在日后的战斗中,能继续奋勇杀敌,再立战功。李耀激励道。
“下官定会英勇杀敌,以报效大人的知遇之恩。刘博源大声回道。
刘博源的恭维话语,使得李耀甚为高兴,他笑着摆手道:“大家都是为国效力,应该报效朝廷,报效皇上才是。
刘博源连忙应是,随后李耀把官服赏银等物赐下。
看着手中捧着的官服等物,刘博源心下异常欢喜。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自己终于从一名白丁,一跃而成为大明体制中的一名基层官员。
看着刘博源暗自欢喜的神色,李耀体谅道:“刘总旗,既然官服已发下,还不快去更换。
“是,下官这就去换上。刘博源回道。
跟随着兵丁来到偏房,刘博源很快把官服换上,稍作整理一番,才再次回到厅堂。
李耀等人看着信步踏入的刘博源,都不觉眼前一亮。
都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刘博源一身得体的正七品武官服穿上,配上腰间挂着的桐木腰牌和铜制印鉴,脚上踏着一双厚底牛皮靴,整个人显得分外精神。
“没想到刘总旗穿上这身官服,显得格外有气势。李耀赞叹道。
“是啊,刘总旗,这身官服简直就是量身为你定做的。赵世相附和道。
就连在旁边一直保持严肃面孔的李兴李经历,眼中也露出欣赏神色。
“呵呵,各位大人过誉了。
对于李耀等人的夸赞,刘博源内心十分欢喜,谁都喜欢听别人的夸奖。
这时,李耀突然转变话题,问道:“刘总旗,既然你已身为总旗,可有什么打算?
李耀突如其来的问话,其实在刘博源心中早已有了想法。
现在的他迫切地希望能独立统管一个墩堡,这样他就会有足够的自主权,可以随时领兵外出作战,捞取更多的战功,得到更多的升赏。
故作思考了一会儿,刘博源这才回道:“回大人,下官想去离鞑子最近的墩堡。
“离鞑子最近?这是何意?李耀皱眉说道。
“大人,下官是这么认为的。每次草原上的鞑子南下劫掠,都是这些墩堡最先发现的,然而他们却丝毫阻挡不了鞑子南下的脚步。
“因此,下官在想,如果我们能把鞑子的脚步拖延在那里,为朝廷争取调动兵马的时间,岂不是更容易应对鞑子的袭扰。
刘博源将自己的想法说出,顿时惊呆了李耀等人。
没想到小小的一个总旗,心中竟然有着这么一个大胆的想法。
不知有多少任的延绥巡抚与总兵,都没能彻底解决鞑子袭扰的问题,仅凭你一个小小的总旗,能抵挡多少鞑子?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口气不小。
李耀神情严肃的盯着刘博源,反问道:“刘总旗,虽然你的想法很不错,可就凭你一个小小总旗?
“回大人,下官自有信心,绝非胡言。刘博源自信道。
“既然知道,那就休要胡言乱语了。李耀训斥道。
“是呀,刘兄弟,这话可不能乱说啊。赵世相也在一旁劝道。
“大人,下官可不是一时冲动。
刘博源顿了顿,接着说道:“只要大人能给我配备充足的人马与钱粮,下官就能保证在一年之后,威武堡不会再遭到鞑子的随意袭扰。
刘博源的话语,深深的刺激到了李耀,他冷着脸色道:“你拿什么保证?就你这条命吗?
“大人,下官可立下军令状,如若不能做到,甘愿受任何处置。刘博源也是豁出去了。
李耀看着刘博言的坚定态度,甚至不惜以性命相抵立下军令状,这使得他内心不禁有些动摇。
如果答应了刘博源的要求,自己将要付出的是大量的钱粮,而且是否有回报,还是一个未知数。但倘若他真的做到了,那自己将会得到巨大的利益,这是用钱财也换不来的。
李耀深思片刻后,目光看见刘博源那自信且坚定的眼神,
终于下定了决心,那就赌一把,他大声叫道:“好,本官答应你。
李耀的话语一出口,顿时震惊了赵世相与李兴,他们揉了揉耳朵,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千户大人怎么会做出这么鲁莽的决定。
“李经历,笔墨伺候。李耀喊道。
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的李兴,急忙备好笔墨,刘博源口述,李兴提笔。
很快,一式两份的军令状书写完毕。
刘博源拿起军令状细看,确认上面所写与自己口述无误后,这才签下自己的名字并摁上手印。
“刘总旗,既然军令状已签,可还有什么要求。李耀问道。
“大人,不知我威武堡有哪些墩堡靠近鞑子?
李耀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下,这才道:“在我威武堡管辖的二十六座墩堡中,有三座边墩最接近鞑子。
“不知是哪三座?
“是塔儿山墩、海子山墩、可可山墩。
刘博源又接着问道:“敢问大人,哪座边墩周边地势平坦,水源丰富?
“要说哪一座边墩有这条件,那非海子山墩了。李耀肯定道。
“多谢大人。刘博源双手抱拳谢道。
“下官决定去海子山墩。
“刘总旗,可否决定了?李耀问道。
“是的,大人,下官就选海子山墩了。刘博源肯定道。
得到刘博源的肯定回答,李耀严肃道:“刘总旗,军中无戏言,希望你能在一年之后,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
“海子山墩的委任状,本官会安排李经历明日给你送来,日后钱粮的一应往来,也是李经历与你对接,希望你不要辜负本官对你的一片信任。李耀拍了拍刘博源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大人放心,下官定不会辜负您的一片厚爱。刘博源保证道。
“这就好。
“没什么事情,你们就下去吧,本官有些乏了。
“下官告退!
“......
看到李耀下了逐客令,刘博源三人只好行礼告辞。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