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智弈山河林澈高岳:前文+后续(林澈高岳)完结版免费小说_热门完结小说智弈山河林澈高岳:前文+后续(林澈高岳)
小说介绍
《智弈山河林澈高岳:前文+后续》内容精彩,“一生二二生三”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林澈高岳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智弈山河林澈高岳:前文+后续》内容概括:他躬身。“陛下,城外灾民安置点……出事了。”林澈搁下手中的一份工部文书。“说...
第7章
京城的气氛,一日比一日沉闷。
小安子再次踏入偏殿,脚步带着往日没有的迟重。
他躬身。
“陛下,城外灾民安置点……出事了。”
林澈搁下手中的一份工部文书。
“说。”
“各安置点陆续有人发热,咳嗽不止,还伴有腹泻。”
小安子声音艰涩。
“起初以为是寻常风寒,可人数越来越多,病情也……也重。”
殿内空气似乎凝滞。
“太医院的人去看过了?”
“回陛下,太医院的几位御医轮流去了,都说是瘴气引发的时疫,开了些驱寒解表的方子,只是……收效甚微。”
小安子头垂得更低。
“民间的大夫也请了不少,法子用尽,还是控制不住。”
林澈起身,走到窗边。
窗外,天色阴沉,如同此刻他的心绪。
发热,咳嗽,腹泻。
这些症状,在他那个时代,指向的是细菌或病毒感染。
他需要抗生素。
他需要有效的隔离消毒。
可这里是大虞。
这里没有盘尼西林。
这里也没有84消毒液。
大规模的隔离,以目前的官府执行能力,几乎是空谈。
有效的消毒,更是缺乏最基础的物资与认知。
“宫中可有类似病例?”
林澈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回陛下,宫内暂时无虞,已加强了各处防疫,只是安置点的灾民数量众多,流动也大,怕是……”
小安子不敢再说下去。
林澈沉默。
指望那些御医用传统汤药解决一场可能的大规模传染病,无异于痴人说梦。
他必须找到新的办法。
就在这时,小安子似乎想起了什么,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
“陛下,奴才这几日还听到一些……江湖传闻。”
“讲。”
“说是有一个什么‘神医门’,行踪诡秘。”
小安子努力回忆着听来的零碎信息。
“传闻他们有一种神药,能治许多疑难杂症,甚至有……起死回生之效。”
神药。
林澈心中一动。
起死回生自然是夸大其词。
但能治疗疑难杂症,让他联想到了某些天然抗生素的发现。
比如青霉。
在特定的环境下,某些霉菌的代谢产物,确实拥有强大的杀菌效果。
古人不懂原理,将其视为神迹,也并非不可能。
“这‘神医门’,可有具体下落?”
林澈转过身,盯着小安子。
小安子面露难色。
“陛下,这神医门向来飘忽不定,从不与官府打交道。”
陛下,城外灾民安置点……出事了。
小安子的声音带着一种从未有过的颤抖,额角渗着细密的汗珠。
“陛下,城外,城外那些灾民安置点……怕是,怕是出大事了。”
他嘴唇哆嗦着,仿佛那几个字有千斤重。
林澈手中的工部文书轻轻放在案上。
他抬眼,目光平静。
“仔细说。”
“各安置点陆续有人发热,高烧不退。”
“跟着便是猛烈咳嗽,咳起来胸腔都疼。”
“还有不少人上吐下泻,整个人都虚脱了。”
小安子声音艰涩,带着压抑的哭腔。
“起初只当是寻常受凉,可,可病倒的人一日多过一日,病情也……也越发凶险。”
“已经,已经有人熬不住去了……”
殿内空气似乎凝滞,沉甸甸地压在人心上。
“太医院的人去看过了?”
“回陛下,太医院的张院使、李太医他们几位轮流去了不下十趟。”
“都说是南方瘴疠之气引发的时疫。”
“开了些驱寒解表、扶正祛邪的方子。”
“只是……只是那些汤药灌下去,如同泥牛入海,收效甚微啊!”
小安子头垂得更低,声音里满是绝望。
“奴才也自作主张,请了京中几位有些名望的民间大夫,各种法子都试过了,还是,还是控制不住蔓延的势头。”
林澈起身,踱到窗边。
瘴气?时疫?
他心中无声反驳。
这些名词模糊又笼统。
在他看来,这分明就是一场经典的烈性传染病爆发。
窗外,天色阴沉得厉害,浓云翻滚。
发热,咳嗽,腹泻。
典型症状。
若是前世,立刻便是隔离,采样,确定病原体,然后对症下药。
抗生素,抗病毒药物……
可这里是大虞。
这里只有草药汤剂。
这里连最基础的微生物学说都没有。
盘尼西林?天方夜谭。
84消毒液?闻所未闻。
大规模的有效隔离,以目前层层叠叠的官僚体系和百姓的认知水平,推行起来阻力重重。
至于有效的消毒……拿什么消?艾草熏蒸?作用有限。
“宫中可有类似病例?”
林澈的声音依旧平稳,听不出任何波澜。
“回陛下,宫内防范严密,暂时无虞。”
“各宫门都加了人手,出入都严格盘查,也用了艾草、苍术熏蒸消毒。”
“只是……安置点的灾民人数实在太多,每日里还有从各处逃难来的,鱼龙混杂,流动也大。”
“奴才……奴才真是怕……”
小安子不敢再说下去,那未尽之语中的恐惧却清晰无比。
林澈明白他的意思。
一旦失控,京城危矣。
指望那些抱着几本古籍的御医,用着千百年来不变的汤药,去对抗这场他认知中极可能是细菌或病毒引发的大规模瘟疫,无异于痴人说梦。
他必须找到新的、有效的办法。
而且要快。
就在殿内气氛凝重到几乎要滴出水来时,小安子像是猛地抓到一根救命稻草,眼中闪过一丝微弱的光,又迅速被迟疑取代。
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小心翼翼地抬头。
“陛下,奴才……奴才这几日还听到一些……市井间的江湖传闻,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任何线索,都不要放过。”
林澈的声音不容置疑。
“是。奴才听说,江湖上有一个什么‘神医门’,行踪极为诡秘,寻常人难得一见。”
小安子努力回忆着那些东拼西凑来的零碎信息,生怕漏了什么。
“传闻中,他们门中有一种神药,神乎其技,能治许多太医院都束手的疑难杂症。”
“甚至……甚至有传言说,有起死回生之奇效。”
说到“起死回生”四个字,小安子自己都觉得有些荒诞,声音不自觉低了下去。
神药。
林澈眸光微不可察地一闪。
起死回生?
他心里不以为然,人死了就是死了,除非是假死。
不过,能治“疑难杂症”,这个说法倒让他心中一动。
这让他不可避免地联想到了青霉素的发现过程。
一小块被遗忘的面包,上面长了青色的霉菌,却意外地抑制了周围细菌的生长。
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菌种作用下,某些霉菌的代谢产物,确实拥有强大的杀菌、抑菌效果。
古人不明白其中的生物化学原理,将其视为神迹,或者归功于某种神秘的“药”,也完全合乎情理。
这“神药”,会不会就是某种天然的抗生素?
“这‘神医门’,现在何处?可能联络上?”
林澈立刻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盯着小安子。
小安子被他看得一个激灵,连忙躬身,脸上满是为难。
“陛下,恕奴才无能。”
“这神医门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行事但凭喜好,从不与官府往来。”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
“甚至……奴才听说,他们对官府还颇有些……抵触情绪。”
“奴才已暗中派了些人手去打探,只知道他们偶尔会出现在一些爆发大规模疫病的偏远州县,救治一些贫苦百姓。”
“事了之后便悄然离去,分文不取,也不留名姓。”
“想在短时间内找到他们,献上‘神药’,怕是……难如登天。”
抵触官府?
林澈微微眯起了眼睛。
这倒是个麻烦。
但眼下,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是目前唯一的,也是最有可能的希望。
难,也得办!
“甚至……对官府还有些抵触。”
“奴才派人打探过,只知道他们偶尔会出现在一些偏远地区的疫病之地,救治一些百姓,事了拂衣去,不留姓名。”
“要找到他们,怕是极难。”
林澈踱了几步。
难,也要找。
这可能是眼下唯一的希望。
“小安子。”
“奴才在。”
“你立刻调动所有能动用的人手,包括我们之前安插在各处的暗桩,全力搜寻神医门的线索。”
林澈语气不容置喙。
“告诉他们,朕不问出身,不问过往,只要他们能拿出有效的药物,或者治疗疫病的方法,朕可以满足他们任何合理的要求。”
“金银财宝,官爵地位,皆可商量。”
“若他们不愿入仕,朕可赐予他们‘自由医籍’,不受官府管辖,世代行医,受万民敬仰。”
小安子听得心头一震。
这样的条件,不可谓不丰厚。
甚至可以说,是破天荒的优待。
“奴才遵旨。”
“另外,将我们之前抓获的那些探子,再审一遍。”
林澈补充。
“尤其是那些来自江湖势力,或者消息灵通之辈,看看他们是否知道神医门的蛛丝马迹。”
“是,陛下。”
小安子领命,匆匆退下。
殿内又恢复了安静。
林澈走到书案前,看着那份摊开的机关图谱。
冶铁之术,神兵利器,可以强国。
但眼下,他更需要能救命的药。
国之根本,在于民。
民若不存,国将焉附。
数日后。
京城的紧张气氛有增无减。
灾民安置点的疫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反而有蔓延之势。
死亡人数,每日都在攀升。
宫中虽未出现病例,但一股无形的恐慌,已经开始在宫墙内外弥漫。
就在林澈几乎要失去耐心的时候,小安子带来了新的消息。
只是这一次,他的脸色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凝重。
“陛下……”
小安子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神医门……有消息了。”
林澈精神一振。
“在何处?他们有何要求?”
“不是……不是我们找到的。”
小安子艰难地开口。
“是摄政王那边……也知道了神医门的传闻。”
林澈眉头微蹙。
“他要做什么?”
“摄政王认为,所谓神医门,不过是妖言惑众的邪徒,那神药更是蛊惑人心的邪术。”
小安子咽了口唾沫。
“他……他已下令京畿府衙与巡防营,全力搜捕神医门门人。”
“格杀勿论。”
最后四个字,如同冰锥,刺入林澈耳中。
他好不容易找到的一线生机,竟要被如此粗暴地掐断。
摄政王。
又是摄政王。
林澈的手,缓缓握紧。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