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曾国藩传黑尔曾国藩番外+无删减版》黑尔曾国藩_(曾国藩传黑尔曾国藩番外+无删减版)全集在线阅读

曾国藩传黑尔曾国藩番外+无删减版

曾国藩传黑尔曾国藩番外+无删减版

[美]黑尔 著,王纪卿译

本文标签:

主角是黑尔曾国藩的小说推荐《曾国藩传黑尔曾国藩番外+无删减版》,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小说推荐,作者“[美]黑尔 著,王纪卿译”所著,主要讲述的是:★国外经典曾国藩传记版本。大量珍贵史料首次披露。体用兼得的为人之道,稳到极致的官场楷模。★清代三百年最后名臣,生动讲述出将入相的非凡人生,深入剖析内圣外王的罕见人格★为什么蒋介石以曾氏家书教子,终生奉其为楷模?★为什么曾国藩有护国之功、问鼎之力,却四拒称帝?★为什么世人将曾国藩视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为什么美国人将曾国藩比作“远东的华盛顿”?本书是国内首次原版引进的由西方学者撰写的曾国藩传记。面对横扫大清的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白手起家创建湘军,于重重危难中摸索出治军之策、战阵之法,以其韬略智慧历时11年终获胜利。之后,在直隶总督任上他主持处理了影响深远的天津教案,并且力主整肃朝政,选拔新型官员,倡导洋务运动。黑尔博士采用近200种亲历者资料,着眼晚清民政、军事的颓败大局,生动讲述了曾国藩出将入相的非凡一生。...

来源:ygxcx   主角: 黑尔曾国藩   时间:2025-04-04 12:52:00

小说介绍

小说《曾国藩传黑尔曾国藩番外+无删减版》是作者“[美]黑尔 著,王纪卿译”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黑尔曾国藩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当需要大部队来应对的紧急状态出现时,它的缺点就大致上暴露出来了。于是官员们都舍不得放走手中的那点可怜的兵力,而他们的上司则尽可能地加紧摆脱请求援兵或填补缺额所需的庞大财政支出。每个知县通常都很难保住自己的官位,会尽量向巡抚瞒报辖境内发生的任何动乱,直到事态无法控制。他采用的手段有两种,一是隐瞒事态的...

第4章

实际上是论资排辈。在这些省份,人们都明白,每次用此种办法提拔军官,那么在下一次提拔之前就要采用另外那种办法。第3种办法就是用仅仅根据能力和功劳来提拔的方式批准任命。对于中校以下军阶的人选,可由省级政府的首脑确定,较高级别的军官要由北京根据对他们的举荐来任命。有时候,在与战争相关的人事决定中,提拔或提拔的许诺会作为特殊的奖赏赐予战场上的勇士。
军官的等级划分与其文官同僚们完全一致,但同级的文武官员,武官会被视为级别较低,因为它们仅仅标志着身体的勇武,而并非学识与文化。下表列出了官名、级别及其指挥的人数。
职衔 对应的英语官衔23 指挥的人数
从一品 提督 将军或总司令 标 理论上为7500人,实际上平均为5424人
正二品 总兵 将军或师长 理论上为7500人,实际上
平均为5424人
正二品,从二品 副将 旅长或司令官 协 人数不详
正三品 参将 上校 营 平均525人
从三品 游击 中校 营
正四品 都司 少校 营
正五品 守备 上尉或中尉 营
正六品 千总 中尉 哨 半营 五十到一百人
正七品 把总 中士 哨 半营 五十到一百人
正八品 外委千把总 下士 哨 半营 五十到一百人
从九品 二外外委武职 下士
现在我们把考察的范围缩小到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广东和广西两省,我们发现这里有14个师的军队,分布在142个军营,总兵力为3688名骑兵,30330名步兵,以及55421名驻防军。但是,由于师与军营太多,每个军营的骑兵与步兵平均不足240人,驻防兵平均不足300名。这些小营,每营兵力不足650人,分散部署在两省各地,实际上是无法调动的部队,不过是地区警察武装而已,难怪造反武装能有机会在山野之间发展壮大起来。
当需要大部队来应对的紧急状态出现时,它的缺点就大致上暴露出来了。于是官员们都舍不得放走手中的那点可怜的兵力,而他们的上司则尽可能地加紧摆脱请求援兵或填补缺额所需的庞大财政支出。每个知县通常都很难保住自己的官位,会尽量向巡抚瞒报辖境内发生的任何动乱,直到事态无法控制。他采用的手段有两种,一是隐瞒事态的严重性,二是买通叛匪,或用某种方式劝说他们转移到其他县境。同样,巡抚也会向北京隐瞒事态的严重性,心存侥幸地寄望于用某种方式平息动乱,或者将匪帮赶出本省,驱入别人的辖境。
他们之所以要隐瞒,原因在于担心朝廷指责他们听任动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发生而无能制止,而将他们革职,同时也担心财政上的损失。每个官员,不论文武,都要为自己的职务任命和续任大把地花钱。他自然地会将这种开销视为投资,他必须在任期内确保其盈利。因紧急事件导致的革职与重金打点,会危及他一生的财政,有时会令他一蹶不振。
在军中,指挥员们最流行的贪污办法就是向省政府索要全额人马的薪俸与津贴,而实际上只维持全额之一部分的人马服役,又将实际人马的合法津贴尽可能削减到最低点。因此,3类部队都是长期兵额不足,并且大部分由老弱构成。当阅兵临近时,或者当需要大部队应付的情况发生时,部队会临时征召强壮的农民或劳工。他们未经充分的训练,便补充到军中,充当实际的战斗兵员。24中国本身的批评家们提出的指控,向中央政府说明了他们的军人为什么既打不过太平军,也胜不了外国军队。下面就是他们陈述的理由。首先,部队兵额不足,军官们向上级报告的是人数,而非名册上的士兵姓名,这就使得上级无法查验核实。于是政府要为并不存在的军人支付薪酬。其次是疏于训练,使实际服役的兵员极为缺乏战斗力。第3是军官们将现役士兵当仆从使唤,盗窃了士兵们部分应得的薪俸与津贴,迫使他们与盗匪勾结。第4,经常从流氓无赖中招募兵员,形成一种环境,其效果等同于剥夺他们的薪俸,或至少加重了他们的腐败与无能。第5,由于许多士兵缺乏训练,缺乏射箭或使用火器的知识,没有一般的作战技能,于是临战怯懦,遇敌即逃。25此外,还有士兵雇人替代,这些替代者更无责任感,一有机会就开小差。
这幅图景并不夸张,却已是够黑暗了。抵抗英国人的那场战争暴露了清军致命的缺陷,却未见清廷采取明显的措施剔除体制的弊端。就连1839-1842年在广州为扩军而增召的编外兵员也被遣散了,政府已经没有可靠的部队来镇压训练有素但装备窳劣的太平军。当钦差大臣赶到战场去当实际独裁者的时候(但他无权收税,因此被剥夺了独裁者的一个首要功能),或者当鞑靼将军奉命从广州亲临战场的时候,他们手中都没有足够的兵力。清廷一方必须创建一支全新的军队,而这就是由曾国藩完成的工作。
2、民政
如果说清廷的军事组织在危机中如此满足不了需求,那么其民政也比军事强不了丝毫。因为它的组建也是遵循将权力分散到许多人手中的原则,而非让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在首都,有两大机关分掌管理的职责。在明朝居于百官之首的内阁,如今在两者中居于次位,转换成了朝廷的档案馆,其中有4名大学士——2满2汉,两名协办大学士——1满1汉,以及10名学士。其职责是获取全中国所有事件的信息,使国家首脑可以通过它接触下面的管理层。26
内阁之上的机关是军机处。起初它只是军事委员会,后来发展成为皇帝私人的枢密院,凌驾于内阁之上。27每天早晨4点到6点之间,军机处开会处理国务,其成员通常包括5位部长,他们是若干执行部门的尚书。内阁只是沟通的工具,而这个机构才是皇帝之下的最高当局。
和以前各个朝代一样,执行部门包括6部,每部都有2名尚书和6名侍郎,一半满人一半汉人。此外,户部、兵部与刑部还有督察官员。这6部分别为:(1)吏部,下设4司,领导帝国的文职官员;(2)户部,下设14司,控制各地行政与税收;(3)礼部,下设4司,附设乐局;(4)兵部,下设4司,领导军务,直到19世纪末为止,经营水军及驿传服务;(5)刑部,与都察院和大理寺合作,审核各省的裁判结果;(6)工部,下设4司,总管全国的公共设施。28
上面的名单还要添加两个特殊的部门。其一是为了处理中国与蒙古的关系,叫做蒙古衙门(崇德三年六月改称理藩院。——译注)。在专门组建外交部之前,它除了处理蒙古、西藏、新疆与境外朝贡国的事务以外,还处理中国与俄国的关系。29
其二便是都察院,它与刑部和大理寺合作,审核刑事案件,受理上诉。但它更重要的职能是其作为监察委员会的工作,御史们严密监视首都和各省官员们的品行。它向皇帝建议对被弹劾者应予何种处罚,指名道姓要将效率低下的官员及腐败官员降级甚至革职。30革除弊端的建议也是由这个部门提出。
直到与英法联军的战争结束之后,清廷才感到了建立专门外交机构的必要。他们那时被迫打开国门,开展对外交往,于是组建了一个特别委员会,而不是一个部门。这个机构名叫总理衙门。其成员起初有10位,都是各部的尚书或侍郎,包括军机处的多数大臣。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之为一个首脑人物的委员会。常务工作由一个秘书班子来执行,他们起初是从军机处借来的。在这个外交委员会之下,直隶与金陵的总督被指派为通商大臣。31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75227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