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刘磐刘琦(三国:开局祸害了黄月英)全章节在线阅读_(三国:开局祸害了黄月英)完结版免费阅读

三国:开局祸害了黄月英

三国:开局祸害了黄月英

馒头扔给我

本文标签:

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三国:开局祸害了黄月英》,是以刘磐刘琦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馒头扔给我”,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无金手指 无系统】长期浸淫酒桌欢场的金牌销售刘琦,醉死之后,附身于同样纵情于声色的荆州牧刘表长子刘琦,醉酒状态的刘琦误将黄月英当做会所小妹,做了不可描述的事情。清醒过来的刘琦发现自己没有金手指,也没有系统,有的只是从业多年囫囵吞枣强记下的一些常识。且看穿越人士刘琦如何凭借超越古人千年的常识,在东汉末年裂土称王,逐鹿中原。...

来源:cd   主角: 刘磐刘琦   时间:2024-12-17 19:03:56

小说介绍

无删减版本的古代言情《三国:开局祸害了黄月英》,成功收获了一大批的读者们关注,故事的原创作者叫做馒头扔给我,非常的具有实力,主角刘磐刘琦。简要概述:尽管睡眠严重不足,刘琦却不敢赖床,自己醉酒时干的那件破事,是一个定时炸弹,一天不解决,就一天不能放松。刘琦叫上刘磐,他打算按照昨天的计划,立刻就去向黄承彦提亲。刘琦不知道这个时代提亲有什么讲究,只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他虽然心中忐忑,硬着头皮也要上了。刘琦不知道该准备什么礼物,他让刘磐吩咐士卒去买...

第12章


求亲无果,刘琦一脸落寞地离开了黄承彦家。

刘琦满脸惆怅,黄月英和诸葛亮有了婚约在前,无论他如何恳求,黄承彦也不答应刘琦的求亲。

刘琦自言自语地说道:“我该怎么办?总不能直接抢婚吧”

刘琦虽然是个纨绔子弟,可是在荆州世家面前却做不到肆无忌惮,别说他了,连刘表有时候都畏首畏尾。

江夏黄氏可是荆州三大世家之一,抢婚,想都不用想。

“伯绪,家叔请你前去见面。”刘琦正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冷不然被一名中年士人伸手拦住。

刘琦见跟着自己的士卒没有反应,且听对方的口气,应该是与自己认识,忙拱手还礼,说道:“请前面带路。”

刘琦虽然心中疑惑,却不主动开口询问,他怕一开口,就暴露了。

中年士人将刘琦带到一座酒楼,刘琦让跟随自己的士卒在酒楼大厅就座。

酒楼里客人不少,刘琦不相信会有人在大庭广众之下谋害自己,所以他放心地跟着中年士人上了二楼。

中年士人推开包间的门,里面坐着一名老者,刘琦定睛看去,原来是蒯良。

“叔父,伯绪到了。”中年士人对着蒯良说道,说完他躬身退下。

“蒯公找我,不知道有什么事?”刘琦暗自揣测蒯良的意图。

蒯良笑了笑,“伯绪先请就坐。”

刘琦依言在下首坐下,这个时代的坐和后世的坐可不一样,是跪坐在案桌后面。

刘琦微微调整了一下姿势,心里暗道:看来得花时间把椅子给发明出来,这样跪着实在是不舒服。

“伯绪,请。”蒯良举起酒杯向刘琦说道。

刘琦吓了一跳,诚惶诚恐地举起了酒杯。

刘琦对三国还是比较了解的,这个时代的人行事都讲究一个“礼”字。

刘琦虽然是刘表的儿子,此时却没有担任任何职务,像蒯良这样的荆州重臣,平时是完全无需在意刘琦的。

而且刘琦平时风评不好,刘琦还记得昨天在州牧府门外,蒯良对自己可是不耐烦得很。

如今,蒯良不仅主动将刘琦邀请来,还主动敬酒,看来所图不小。

“到底是什么事让蒯良对我的态度转变了呢?莫非是自己欺负黄月英的事情被他知道了?那他不应该更鄙视我吗?”

刘琦心中暗自思量,可是怎么也猜不透蒯良态度转变的原因。

“伯绪,这酒的味道如何?”蒯良喝了一口酒之后,出声问道。

说到酒,刘琦自认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比自己更懂酒,在后世,他为了工作,没有少应酬,各种各样的酒没有少喝。

刘琦还摸不清楚蒯良的意图,只能实话实说:“此酒寡淡无味。”

蒯良一愣,他没想到刘琦给出这么一个答案,他笑着说道:“坊间传闻,伯绪纵情酒色,看来喝过的好酒不少,我这里的酒是不能入伯绪的法眼了。”

刘琦脸色微红,看来以前的刘琦真不是个好玩意,纵情酒色弄得人人皆知,怪不得英年早逝。

“我以前不懂事,让蒯公见笑了。”

蒯良摇摇头,“伯绪虽好酒,却说酒寡淡无味,犹如项庄舞剑,意不在此啊。”

刘琦听得云里雾里,他最讨厌古人这一点,说话老是绕来绕去,于是他问道:“请蒯公明示。”

“坊间传闻不足为信,伯绪无需在意凡夫俗子的言论。”

刘琦不说话,静待蒯良的下文。

“昨日,伯绪一番言论折服蒲元,足见颇有辩才。尤其是伯绪说的‘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这句话,我深以为然。秦有商鞅,终成一统,关键就在这‘变革’两字上。”

“蒯公谬赞了。”刘琦不信蒯良把自己找来,仅仅是为了夸奖自己。

果然只听蒯良又继续说道:“自从我辅佐主公统领荆州以来,已有七年。如今荆州,北有曹操,东有孙策,看似平静其实危如累卵,真正是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了。”

蒯良说到此,停顿了一下,他看了看正襟危坐的刘琦,“伯绪既有如此才干,怎么能假意寄情酒色,徒耗光阴?纵然蔡氏咄咄相逼,伯绪为主公长子,也无须藏拙。”

听到此,刘琦终于反应过来,蒯良应该是早就对蔡氏不满了,看来荆州世家之间也不是一片平和,世家与世家之间应该也是充满了龌龊。

也许是因为昨天刘琦对蒲元说的话,无意间落入了蒯良的耳中,刘琦昨天的表现与之前刘琦的表现格格不入,蒯良才会误认为刘琦是在藏拙。

于是刘琦假装烦恼无解的样子,问道:“蔡氏势大,我没办法才出此下策,请蒯公教我。”

蒯良点点头,说道:“伯绪应该知道‘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的典故,如有机会,伯绪不如向主公申请外任,多结豪杰猛士以为臂助,这样自然不惧蔡氏的威胁。”

刘琦忙向蒯良行了一礼,蒯良能这样说,看来确实是在为刘琦考虑了。

刘琦记得,《三国演义》里的刘琦,是在请教了诸葛亮之后,主动躲到了江夏,才避免了蔡氏的迫害。

蒯良的说法,与《三国演义》的诸葛亮出的主意,不谋而合。

“多谢蒯公提醒,刘琦必定铭记于心。”

蒯良坦然接受了刘琦的谢礼,继续说道:“刚才带你来这里的文士,是我的侄子蒯祺,伯绪如需帮助,可以找他。”

刘琦一听蒯祺的名字,立刻回想起来,蒯祺不就是诸葛亮的姐夫么,原来蒯良和诸葛亮有这么一层关系,怪不得蒯良会替诸葛亮向黄承彦求亲。

《三国演义》将诸葛亮描述得“多智而近妖”,刘琦对他倒是蛮好奇的,于是问道:“刚才在黄府陪着蒯公的年轻人呢?”

“那是琅琊诸葛亮,为了躲避战乱,客居荆州。”蒯良只是将诸葛亮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没有打算引荐的意思。

刘琦倒没有自大到,认为现在的自己可以将诸葛亮招至麾下,他只是将话引到诸葛亮身上,然后出声问道:“刚才蒯公带着诸葛亮可是去向黄府提亲了?”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