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明末海商(穆峥张濮)全集阅读_明末海商最新章节阅读

明末海商

明末海商

风昇

本文标签:

古代言情《明末海商》是由作者“风昇”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穆峥张濮,其中内容简介:李韬一觉醒来,只觉一阵头晕,看着周围古色古香,檀木房屋,又觉非常陌生,这是哪里,我究竟怎么了,李韬绝望的思考着。...

来源:cd   主角: 穆峥张濮   时间:2024-12-14 20:36:41

小说介绍

很多网友对小说《明末海商》非常感兴趣,作者“风昇”侧重讲述了主人公穆峥张濮身边发生的故事,概述为:“这,这是那李家弄出来的?”汪邵绪默然良久后,问道。“正是,这也是末将上心之处,别说这种铁筒,哪怕是木筒,竹筒,稍微加工一番,便与火炮无异,而想想那李家如今的能力,要是其图谋不轨,必将成为我大明南方一大祸患也”姜涂上拜道。“你是说,李家意图不轨,居心叵测,但这铁筒也说明不了什么啊”汪邵绪听后,思考了...

第28章


“倒是有一事,末将有些在意”

姜涂向汪邵绪拜道。

“何事,快说”

汪邵绪挥手说道。

“属下在官富之时,曾见一种全新的焰火,五彩缤纷,五颜六色,升腾入空,如花开散叶一般”

姜涂向汪邵绪拜道。

“哦,竟有这等事,若真如此,却为一大奇事也”

汪邵绪一听,点头说道。

“不过这末将倒不在意,天下之大,自当无奇不有,李家又有玻璃,肥皂,再弄出颜色绚丽的焰火,也不足为奇,关键是这发射焰火的工具是一种铁筒”

姜涂又拜道。

“铁筒?”

汪邵绪一听,眉头一皱。

而姜涂确将自己画的图纸找出,递给了汪邵绪查看。

汪邵绪定眼一看,立时大惊,脸色一下就变得卡白,抬头惊愕的看着姜涂,许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这是那李家弄出来的?”

汪邵绪默然良久后,问道。

“正是,这也是末将上心之处,别说这种铁筒,哪怕是木筒,竹筒,稍微加工一番,便与火炮无异,而想想那李家如今的能力,要是其图谋不轨,必将成为我大明南方一大祸患也”

姜涂上拜道。

“你是说,李家意图不轨,居心叵测,但这铁筒也说明不了什么啊”

汪邵绪听后,思考了片刻道。

“这铁筒确实与火炮相似,但其用途主要还是以焰火为主,天下各地烟花爆竹极多,非李家独有,虽然你说的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确实有些奇妙,但天下也非只有李家才有这放烟花爆竹的铁筒,铁杆,这不能说明那李家图谋不轨吧”

汪邵绪又道。

“千户所言不差,然请千户细看,细想,天下虽然有这种放烟花爆竹的铁制铁杆,铁筒,然多为熟铁,杂铁打造,而这李家所用皆为这种通体乌黑熟铁所制,似乌金,又不像,不仅是这铁筒,这铁制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也多为同样的铁制,而乌金本就稀有,哪怕是不如乌金的陨铁,也不是那么轻易获得的,而这李家却能大量以铁制工具应用,还有这种与火炮类似的焰火铁筒,这难道不引人注目吗”

“再联想一下这李家的这简笔字,注音字,全民扫盲,这难道不引人侧目吗,还请千户明鉴”

姜涂向汪邵绪一股脑儿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结合之前姜涂的汇报和介绍,汪邵绪也开始思绪万千,低头沉思起来。

所谓细思极恐,有些事就是不能联想,越联想越会出问题。

这李家这段期间确实风光无限,但相比于热闹的官富,在广州的李兴却显得格外冷清。

没有了以前的走亲访友,反而开始闭门谢客起来。

这大过年的,哪能闭门谢客呢。

而且据从李家内部传出的消息,最近李家商行管事已由李郓,李续,换成了李才,掌事,管家也由李通,变成了之前一直做掌柜的张豹。

这变动之大也是发人深省。

按理说如今正是李家春风得意,快速扩张之时,不应该出现这种等级的人事变动。

这李兴究竟有何意图。

汪邵绪一时也想不明白。

不仅是李兴行为诡秘,其夫人刘娟最近也有些异常。

据说刘娟自返回广州后,除去见了自家亲族,便再未见他人,而且从内部传出的消息,好像刘娟在通过亲族,给自己的儿子,李家嫡子李韬张罗婚事。

这按理来说属于大喜事,以李家的地位和财富,自当能风风光光,弄得满城风雨,提亲,说媒的甚至有可能踏破李家门槛。

那李韬虽然是纨绔子弟,飞扬跋扈,目空一切,但其毕竟是李家嫡子,未来是继承李家产业的不二之选。

这李韬的婚事,还不得震动大半个广州城吗。

可这样的大喜事,却只是让亲族暗中张罗,并未公开,不是从李府内部传出的消息,汪邵绪都不会得知。

这李家葫芦里究竟卖得什么药。

想着姜涂所言,汪邵绪越发觉得个中必有隐情。

而就在这时,汪邵绪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前不久,汪邵绪接到琼州府锦衣卫传来的消息,据说李家在琼州府之前购买的山中发现了大量铁矿,而这些铁矿大部分会雇佣当地黎民和乡民挖掘,再装船运回官富。

联想着这些铁制工具。

汪邵绪忽然意识到李家说不定在自己炼铁,再来打造各种工具。

说不定这乌金的秘密就藏在琼州府的铁矿里。

官富再派人去打探已无可能,也迁延日久,广州李府这边就算能够入手,应也打探不出什么有用的消息来。

看来要想弄清楚个中缘由,由琼州府铁矿入手,最合时宜。

想到这,汪邵绪慢慢有了打算。

“好,此事你也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

汪邵绪挥了挥手,姜涂虽然还有些意犹未尽,还要再多说几句,但见汪邵绪似有让自己赶紧走的意思,姜涂自不敢多待。

便带着鲁发,拜辞汪邵绪,转身离去。

见姜涂二人离去,汪邵绪又沉思了片刻。

“来人,传命琼州府,命他们派可靠之人潜入李家昌化码头查看”

……

……

……

“怎会这样,这姜明是何人,怎会失踪”

在石排的书房内,李韬看了看边上坐着的众人,问道。

“具体我们也不知,只知前日有个管理山民的掌事来报,说是怎么也找不到姜明,我们才派人四下打探,最后从一个守山谷口的家甲口中得知,这姜明在天明佛晓之时,以购买肉类为借口,骗开了守门家甲,就此离去,故而我们估计这姜明应是暗探,前来探查消息,这才引起我们注意,特来向韬儿细说”

李郓向李韬拜道。

李韬一听,眉头一皱。

这几个大族不都收手了吗,那这暗探又哪来的。

而且从这人有山民木牌来看,应是早在山民募集一时就已经潜入了。

不说这暗探来自何方,就这潜伏数月,一点没被人察觉,最后还扬长而去。

想到这忽然让李韬后背升起一丝凉意。

这水平,后世精英谍报人员也不过如此吗,这广东内的豪族士族之中有这样的人才吗。

不对,李家在广州的仇家就穆家等家,穆家既然已经收手,而且李郓等人也不是没有发现这些家族探子的踪迹。

说明这些探子水平不高,与这潜伏数月未被发现,又扬长而去,全身而退化名姜明的人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这样顶级的谍战人员,肯定不是出自这些豪族士族。

那这姜明是哪里来的,这个时代还有谁有这样足可和后世水平比拟的谍战人员。

如今大明有这种水平的人,会是出自哪里呢。

难道是……

李韬忽然眼前一亮,转瞬之间又打了一个寒颤,下意识的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后背,只觉后背一阵痛麻,酸痛,自己在凳子上也开始坐立不安起来。

因为李韬忽然想到了几个极为可怕的名字。

锦衣卫,东厂,西厂。

他喵我怎么忘了这大明天下可是在这些所谓缇骑的严密监控下呢。

太监皇朝,间谍王朝,动不动就大刑伺候,那酸爽,那滋味,李韬可是听得太多了。

后世电视剧,纪录片,历史书上的内容可谓历历在目,忽然就浮现在了李韬的脑海中。

此人要真是出自锦衣卫,那些事就麻烦了。

锦衣卫怎会盯上我们。

难道锦衣卫发现了什么吗。

李韬陷入沉思之中。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