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守得云开见清月结局+后续(胡云刘浪)全文在线阅读_(守得云开见清月结局+后续)精彩小说
小说介绍
小说《守得云开见清月》,相信已经有无数读者入坑了,此文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胡云刘浪,文章原创作者为“吴月明”,故事无广告版讲述了:他从学校返乡后,在家呆了几天,便去大队部报到。湖畔新村大队部党支部书记叫刘浪,儿时乳名“艄搭子”,其实这“艄搭子”的本意是船尾掌舵人,可慢慢地被人们故意贬为“骚搭子”即作风不检点的意思,刘浪任大队部支书后,就再也没人叫他“骚搭子”了,即使叫,也是在背地里。他能当上书记,据说不是党员和老百姓选出来的,...
第2章
城里出生的同学们陆陆续续下放到了不同的农村,同学们都热情地邀他一起前往,但他想到乡亲们送他上学时的情景更想到自己曾经对乡亲们的承诺,他毅然选择了返回故乡——湖畔渔村。
这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渔村,是郊区洞庭湖人民公社的一个隶属大队,两百多户人家,八百多号人口,其中有半数是从原始的洞庭湖中“祖孙三代睡一舱”的连家渔船中搬上岸来的。生活在这里的渔民们有完全靠捕鱼为生的,也有半渔半农的,还有半渔半副的……
全大队下属有五个生产队,即捕捞、养殖、种植、运输、农副等。无论是捕鱼,种养等生产方式和手段都是原始的,遇到风调雨顺的好年成,全村人吃饭问题能基本解决。但如果遇到自然灾害等,那日子就很难熬了。
胡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是六十年代初,历史称“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山上能吃的树皮树叶,芦苇荡的芦笋,湖岸边的蕾蒿……几乎都吃光了。但村里还是活活饿死了几个老人和孩子,他更刻骨铭心的一幕是:亲眼看见自己的妹妹,还未满两周岁。就活活饿死在自己眼前……
他从小就希望过上好日子,至少不愁吃不愁穿,后来上中学了,懂得了更多的道理。便立志成年后多学点知识,拼命改变家乡的穷山恶水,让父老乡亲们共同富裕,都过上好日子。
他从学校返乡后,在家呆了几天,便去大队部报到。
湖畔新村大队部党支部书记叫刘浪,儿时乳名“艄搭子”,其实这“艄搭子”的本意是船尾掌舵人,可慢慢地被人们故意贬为“骚搭子”即作风不检点的意思,刘浪任大队部支书后,就再也没人叫他“骚搭子”了,即使叫,也是在背地里。
他能当上书记,据说不是党员和老百姓选出来的,而是上级任命的,甚至更多的人认为是他“吹牛拍马”走上层弄来的。
但不管怎么样,他在“围湖造田”筑堤时,表现突出,据说别人挑一百多斤的泥土担子,他坚持每次挑双担,甚至有时累得吐血。他就这样在“火线”上入的党。
刘书记见胡云来到办公室,很是高兴,他说:“云仔,前两天就听说你从学校毕业回家了,好啊!你回来得正是时候,你可是我们村文化最高的啊!看你们年轻人能为我们村里想点什么法子,搞点什么名堂不?”
“刘叔,我们知识青年下农村,主要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增长社会知识,提高革命觉悟,尽管有理想有抱负,还得靠您老多指点多帮助啊!”胡云说。
“云仔,你不比那城里伢子妹子,他们下农村还真得接受再教育,把麦苗当韭菜,肩没挑过手没提过,可你不同啊,你是回乡知识青年,你自小在渔村长大,与父老乡亲本来就是一家人,只要你肯学肯干,叔相信你一定会有出息”。刘书记对胡云充满信心地说。
紧接着,他便安排胡云在父母所在的一生产队参加劳动,这个队是半渔半副,既有养鱼池又有农田和菜地,还有砖业等。
三
胡云因刚从学校出来,牛队长便把他安排在妇女组劳动,怕他体力不支先让他和妇女们一起干些稍微轻点的活儿。
这妇女组年龄不等。有大婶大嫂,十七、八岁的有上十个,这下来了一个白面书生,一下就有了话题,向阳嫂三十来岁,早年她丈夫因患晚期血吸虫病后又转为肝硬化,医治无效,早早离开人世,也没留下一儿半女,她走出阴影后也想再成个家,可本村人对她有传言,说他“克夫”或说“没生育”,好心的热心的“媒婆”黄二婶也把她同城里的亲戚介绍过。都因长得不“秀气”无果而终,平时出工干活话语不算太多,可能是因这些缘故吧。
但见胡云来妇女组干活,话语似乎多了起来。
“哎,云仔,你也十八岁老大不小了,长得又帅气,你没在学校相中个把女同学?”向阳嫂挑起话题,胡云脸刷的一红没吱声。
“云仔害羞呢!他还是个红花郎……”另一大婶说。
“么里红花郎,现在我们村,像他这样的年纪早做爸爸啦!”又一大嫂说。
“你说云仔是红花郎,谁看见过,谁试过?”向阳嫂又说。
“那你向阳嫂试试呗……”说这话的中年女子说完便笑得前仰后翻。
“你们这些堂客们像冇见过红花伢仔一样,看你们把云仔说的要钻地了……”又一大嫂看似好心地说。
胡云也确实不好意思,他心里想:难道这些大姑大婶、大姐大嫂不说男女之事,或不说我就没别的话题了?更有不习惯之事,她们在干活中,还有人想小便,也随叫一个人挡在前面便随地撒了尿,还边撒边叫唤:“云仔你不要看哟……”
有时胡云要撒尿了,便走到离干活很远的芦苇荡去,可这些堂客们便喊:“跑那么远干什么呀!就站着拉呗。俗话说拉尿不看人看人拉不成,闭上眼睛一拉不就完了?”
和这些妇女们在一起干活,云仔似乎有点度日如年的感觉。
六月的天像孩子的脸,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上午还骄阳似火午饭后便一场暴雨,鱼池里的水一下便水漫金山,本应为鱼池下肥料(这里把大粪当饲料)的,全因水漫金山而不能下了,农田、菜地都无法干活。头脑好使的牛队长,便安排男女老少去砖瓦组挑砖胚上窑。
这砖瓦组,其实就只有两台手工压砖机,也没什么烧砖的窑。每天两台机子能压出万把块砖坯,待砖坯晾干后,再一层砖坯一层煤块地绕圈往上码成直径约五至十米不等的圆形土窑,大约码十米高,这土窑便算大功告成了。砖瓦组的第一个土窑已码到四米多高了,再往上码就越来越吃力,速度也越来越慢,为了抓晴天抢阴天,组长货仔几天前已向牛队长报告过,能否加派些劳动力来突击上窑,这正碰上一场暴雨,于是牛队长便把全队的劳动力都调过来上窑了。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