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春东王健(那座山顶上的故事)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那座山顶上的故事)完结版免费在线阅读

那座山顶上的故事

那座山顶上的故事

生活魅影

本文标签:

《那座山顶上的故事》是网络作者“生活魅影”创作的现代言情,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春东王健,详情概述: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故事毕竟是故事,一个个故事就是一个个农村现实版的缩影,若有巧合,那也是故事。可以入戏,但是不可以入戏太深,不可以对号入座,一方土地养一方人,太多的人物都是一方人的缩影,也是农村现状的缩影。每个人的生活不容易,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幸福。无需评论别人的对错,也无需羡慕别人荣华富贵。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生活方式诠释自己的人生。努力进取,不断进步!...

来源:fqxs   主角: 春东王健   时间:2024-08-10 11:08:22

小说介绍

小说《那座山顶上的故事》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作者为“生活魅影”,主要人物有春东王健,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奶奶唠叨着:“今天,要跟你姨奶她们一起去山上捡菌子,得早点吃早饭。”王大明在屋里干咳嗽一声:“阿健、阿源洗洗脸,等下你们也跟着你奶奶去捡菌子吧!这两天你春东叔好像天天去县城卖菌子呢,让他顺带帮卖掉你们捡来的菌子。”王健问:“那我们卖的钱我们可以自己花了吗?”奶奶笑笑说:“嗯,自己捡菌子自己拿去卖,...

第3章 上山捡菌子

早饭吃过后,太阳从村头的东边升起,晒到软绵绵的江边雾气上。

雾气一点点散开,天气真好。

张阿荞收拾好碗筷,王健换上一身破牛仔裤。

王源从二楼上提着背篓下来:“奶奶,这个背篓每人背一个,还是弟弟我俩共用一个?”

奶奶说道:“你两个一个行了,两个一起捡,不能跑太远。”

奶孙三人准备好就要往村头出发了,张阿荞的大姐张亚守早就坐在村头天干果树下等他们了。

张亚守看到两个孙子屁颠屁颠跟在后面,说道:“你兄弟俩也要去捡菌子,你两个跟得着我们?”

王健回答道:“大姨奶,你是小看我兄弟俩了?”

张阿荞呵呵笑着接话道:“在家一天到晚看电视,给他两个出去锻炼锻炼也好。”

正当这时,春东他妈也来了,春东的外婆是张阿荞的姑妈,那这么说,春东的妈妈就是张阿荞的表姐了。

她三姐妹一边走一边东一句西一句的聊天着,两兄弟拿着细棍子这里甩一下,那里撩一下。

欢声笑语回荡在树林里的小路上。

今天他们要去捡菌子的地方是,是离村头两公里左右远的一大片树林里,那个地方年年长出大红菌子,村里人几乎人人去过。

今天去那里捡菌子,其实根本不打算能卖多少钱,能吃一顿己经不错了。

到了目的地,王健钻进树林里,用棍子扒开树叶:“哇!

可爱的红蘑菇,一朵、两朵……哥哥,快点,背篓拿来”。

王源气喘吁吁的跟在他后面,也不停的用棍子扒开树叶,“红菌我也看见了。”

王健又嚷嚷道:“这是什么菌?

黑乎乎的。”

王源看看菌子说:“这不是牛肝菌?

好像能吃呢,前几天我看见街上有人卖呢。”

“那我们一起要不要捡?

能不能和大红菌放在一个背篓里呢?”

王源捡起来,拿在手上,说道:“还是不要放在一起吧,我手上拿着,等下问问奶奶能不能吃?”

王健拉开嗓门大喊:“奶奶,你们在哪里啊?

看到菌子没有?”

一会儿相互喊着,一会儿又各走各的,他兄弟俩并排走着,不敢走太远,怕走丢了,一边聊天一边扒开树叶翻大红菌。

兄弟俩非常认真,认认真真翻开树叶,只要是大红菌,不管大大小小都往背篓里放进去。

过了一会儿,小路下半部分的树林他们走完了,相互喊着回到小路上。

春东的妈妈背篓都快捡满了,不过她的背篓里捡的多数是刚才兄弟俩看到的黑乎乎的那种菌子。

她们三姐妹相互说着笑着,说是这种黑乎乎的菌子以前她们小时候没有人敢捡来吃。

就村里那个脑子有点问题的老白家保他妈捡来煮吃。

她们也从来没有吃过,那白家保的老娘吃了一辈子好像也没有中毒过,人家好好的活着,如今也快有80多岁了。

春东妈妈说:“我也没吃过,我家春东说城里面的人吃的太多了,城里面这种菌子好卖。”

王源在旁边也拿着刚才那朵菌子:“我也看见过街上有人卖,刚才我们看见好多了,以为吃不成,我们没有捡。”

张阿荞和张亚守相互翻看背篓,张亚守说:“阿表姐捡的那种菌子我倒是没有捡,你捡了没有?”

张阿荞说:“我家阿艳说,她们那边人还是吃的,不过我家从来没有吃过。”

在路边休息了一会儿,大家又朝小路上半部分去翻菌子去了。

兄弟俩还是一前一后的走着,他俩没有捡春东妈捡的那种菌子。

只要认真翻开,红菌也不少。

到了差不多下午两点左右,都捡了满满一背篓。

春东妈说,今天她家春东要骑着摩托去县城卖菌子,你们自己家吃不完的可以叫春东帮卖。

其实,从村子里去县城里还是有五十多公里的。

回到家,大家来到春东家门口,分拣菌子,好好的菌子就放到春东平时去卖菌子的塑料筐里,春东都打上标记。

王健笑着对春东说:“阿叔,我爸爸妈妈在就好了,那就可以天天捡菌子跟你一起去卖菌子了。”

春东说:“你爸爸妈妈去外省挣钱,肯定比捡菌子卖的钱多呢!”

分拣好菌子,春东骑着摩托去县城卖菌子。

春东到了农贸市场门口差不多西点多了,看到很多老大妈摆着各种菌子,买菌子的人也很多。

过了一会儿有个大妈问:“这牛肝菌多少钱?”

春东开价不高,一小篓40块钱。

那大妈两篓都拿走了。

春东守了老半天,也没有人过问大红菌,这时一个胖胖的女人走过来,对旁边的人说:“这是大红菌,这个营养价值很高。”

胖女人问春东:“多少钱一斤?”

春东回答:“称斤卖还没卖过。”

胖女人说:“我看,我给你100一公斤,全部卖不卖?”

春东以为听错了,又重复了一遍:“你说100一公斤?

开什么玩笑?”

胖女人以为春东觉得价钱太低,又说了一遍:“那给你110一公斤总算可以了吧?

别啰嗦了,全部称一下,连筐给我,我给你一个筐20元。

我给你留个电话,以后还有这种菌子首接电话给我。”

春东这回确定自己没听错。

赶紧称斤,春东把刚才装牛肝菌的塑料筐称了有0.6公斤,其他的连筐称,除去这个筐的重量就是每筐大红菌的重量。

算了算,春东从胖女人手中接过1650元。

他拿出纸和笔记录了哪个的几斤。

又算了算,每个人的钱都算好了。

他想,也不能白白跑一趟,每个的抽100块钱不算过分。

就这么定了。

下午快到7点时候到家,他去张阿荞家,给王健兄弟俩260元,又给张阿荞300元。

奶孙三人大吃一惊,张阿荞问道:“春东,你有没有搞错?

咋个这么钱?”

春东回答:“今天遇到一个大老板,她全部拿走了。”

春东笑嘻嘻的说道:“有时间的话,明天我妈你们几个继续去捡,我拿去卖,别跟村里人说。”

王源和王健相互对视,笑着说:“春东叔真是大好人。”

春东又去张亚守家,对张亚守说:“大姨妈,今天大红菌非常好卖,给你300块钱,刚才也给三姨妈300块钱了。”

张亚守大吃一惊:“哎呀!

咋可能卖得那么多?”

春东笑着说:“大姨妈,你就别客气了,明天有时间的话,我妈你们再去捡菌子吧,我帮你们去卖,别让村里人知道。”

春东回到家,给他妈470块钱。

春东算了算,5个塑料筐100元,那是他的。

再算算,他还剩下300元。

他妈也没想到,捡菌子能赚这么多钱。

春东对他妈说:“一定不要说给村里人听,明天你们几个负责捡菌子,我负责去卖。”

春东太饿了,翻开火塘边上的黑铝锅,一股香气扑鼻而来,他妈杀了一只母鸡,炖了大红菌煮鸡。

真的好吃啊!

晚上,春东想了想,怎么市场上没有看到别人卖这种大红菌?

也没有人过问这种大红菌,难道县城本地人不敢吃大红菌?

难道这大红菌是稀有大红菌?

春东想了一会儿,查了手机淘宝上,大红菌的价钱各不相同,有的好几百块钱一公斤,有的几十块钱一公斤。

管他三七二十一,淘宝上卖的价钱不一定真,自己能卖个好价钱就好。

他拿出白天胖女人写给他的电话号码,输入手机,手机上显示这是个省外的号码。

张阿荞家今晚没有人看电视了,兄弟俩太累了。

写了一会儿作业,天一黑就睡觉了。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