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方怡康熙《赫舍里氏只想咸鱼》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方怡康熙)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赫舍里氏只想咸鱼
琴六余 著
小说赫舍里氏只想咸鱼中的内容围绕主角方怡康熙的古代言情类型故事展开,本书是“琴六余”的经典著作。精彩内容:“陛下不仅是最好的天子,也是这天下最好的阿玛。方怡的心情高涨,丝毫不吝啬吹捧的话,“陛下是孩子的榜样,我们保成有这样的阿玛日后一定也会是大清的巴图鲁。此时的康熙明显对养育孩子也是十分感兴趣,是为保成刷脸的好时机。其实平心而论,方怡并不觉得康熙是个合格的阿玛,甚至到晚年时分,也并非一个圣明的君主。当初承祜生病,高烧不退,口中一直念叨着自己汗阿玛,方怡去信给康熙,但康熙却因为不想让太皇太后伤心,而将事情压了下去,承祜一直到死,都没能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父亲。以前的方怡总是会不自觉站在康熙的角度,为康熙开脱。告诉自己康熙是过于看重自己的祖母,所以才没能在第一时间赶回来,康熙身为皇帝也有诸多身不由己的时候。但此时的方怡却只觉得,无论有多少个理由,都不能在这件事情上否认康熙身为父亲的失职。“朕的儿子,自然是最好的。康熙脸上多了两分得意,仿佛已经看到了后宫多子多福的景象。那日太皇太后传唤了觉,最终却没给出确切的说法。康熙毕竟是天子,了觉虽觉得自己对佛法的领悟已经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堪称大清第一人。但解读康熙关于子嗣的梦境,还是不敢轻易下定论。只能每日在慈宁宫同康熙碰面,美其名曰需要深入接触康熙本人,才能真正推断出梦境意思。其实也是在暗中揣摩着康熙和太皇太后的本意。再加之他确实有些相面的本领,几日斟酌后还是给了确切的答案。“陛下将皇五子送到宫外养育,又将恭亲王的格格介入宫当做公主教养,宫内宫外已经达成了平衡。“现如今皇七子,皇四女和皇五女都安全诞生,说明之前的做法已经奏效,日后陛下的血脉将时转运来,不会再如前几年一般。“如今上天用梦境给予陛下警示,定然也是觉得将皇子皇女们教养在身边,沾染陛下身上的龙气,健康成长,才是正途。了觉大师一板一眼说完后,才下跪请罪。“奴才之前的言论误导陛下,还请陛下责罚。了觉双目清明,一副无所畏惧,敢于承担错误的模样,更是让康熙哈哈大笑起来。“了觉大师不必如此,点化此事多亏了大师。因此康熙不仅没有按照了觉的话重罚了觉,反而给了诸多赏赐,又让人给了觉出家的庙里送了不少香油钱,为佛祖塑金身。保成送出宫教养一事本就只是太皇太后和康熙的私下决定,旁人无从知晓,自然也不会生起旁的风波。现如今对于方怡来说最开心的是,她马上就要出月子了!方怡这个月子足足坐了四十五天,整整四十五天没能迈出房门一步,最多也就在房间内走上两步,如今这样坐牢一般的生活终于要结束了。在闭门谢客四十五天后,坤宁宫的大门终于再次打开。方怡抱着已经满月的保成,看着坤宁宫的宫人们激动的脸颊,莫名有一种职场辣妈重新回归的感觉。一想到这里,方怡便赶紧摇头。果然被压榨久了,连思想都会发生变化。她这辈子的追求绝对不是在职场上发光发热,而是躺平无忧的咸鱼才对。方怡出月子第一件事情便是前往慈宁宫请安。方怡抵达慈宁宫时,太皇太后和太后两人正凑在一起用蒙语交流,看到方怡前来请安,露出满意的微笑。“皇后既然已经大安,这后宫的诸多事务也该送到你手中。在简单的寒暄过后,太皇太后率先提起正事。方怡现在一想到宫务两个字,就想苦脸,自然不可能干脆利落地接过。“劳皇玛姆惦念,只是如今虽身体无恙,只是精神上却有些缺乏,若是冒然接过宫务,怕是会适得其反。“如今保成尚小,臣妾也想多花些时间陪着他,若是宫务全落到臣妾身上,那就真的有心无力了。听到方怡的回答,原本沉默不语的皇太后向太皇太后投去疑惑的表情。太后这么多年在宫中虽然一直像是个隐形人一般活着,但自认为对宫中许多事情都能看清。生产前的方怡明明是一个将宫权看得极重的人,如今好不容易修养好,反而要将宫权向外推,实在是一件怪事。“皇后有什么想法?太皇太后不想接着宫权这些杂事,当年前朝的政权她都能说放就放,如今宫权自然也是不在意的。但是方怡拿身体和孩子说话,太皇太后也不好太过强硬。“皇玛姆和皇额娘管理宫务劳累,臣妾虽想分担,但也着实有限,不妨另找一人共掌宫务。“臣妾觉得钮祜禄妹妹便是不错的选择。话音落下,太皇太后看向方怡的眼神完全不同了。以前的方怡虽然处处将钮祜禄氏当做妹妹爱护,但对于宫权一事,却从未这么大方过。“钮祜禄妹妹聪明伶俐,在皇玛姆和皇额娘的教导下,处理公务定然能很快便上手。“如此臣妾便能偷懒些许日子。方怡眯起眼睛,似乎对偷懒的日子充满畅想。太皇太后审视了方怡片刻,最终还是答应了方怡的请求,让人去永寿宫请钮祜禄氏。“想要躲过宫务贪图清闲,但也不能完全清闲下来,我这里正巧有一件事还需要你去操办。太皇太后又唤回笑眯眯的表情,仿佛方才的审视从未出现。“皇玛姆交代的事情,臣妾定然全力去做。暂时将宫务推出去,方怡已经很满意,对于若是什么事情都不做,那是不可能的。不过之后的计划,方怡已经想好了。钮祜禄先跟随太皇太后学习如何掌管公务,待太皇太后放手之后,自己也可以将未来的惠宜德荣四位挑选出来,减轻负担,以求自己做个甩手掌柜,但是又耳目精通之人。当然这计划是长期的,方怡目前的任务还是将太皇太后口中的事情。科尔沁要来人了,这次领头之人是和硕达尔汉亲王和他的福晋,汉亲王是太皇太后的侄子,关系较为亲密。太皇太后已经几年不曾见到自家亲人,此番汉亲王入京,太皇太后便想着在宫中举办宴会招待。只是汉亲王到底是晚辈,若是太皇太后亲自盯着宫中宴会,显得有些过分重视,但交到方怡手中却是正好。这件事情避无可避,且宫中举办宴会,也可按照旧例。如今距离汉亲王抵达京城还有半个月,足够方怡去准备。方怡一身轻松离开慈宁宫,独留钮祜禄在慈宁宫接受教导。四十多天过去,保成的身量也长大了许多,原本有些发红的脸此时更是白白净净,只看着睡颜便让人心花怒放,因此方怡很爱观察儿子的睡颜,只恨清朝没有相机,只能让画师前来作画,当做留念。出月子第一天,康熙留宿坤宁宫,第二日一早方怡换上轻薄的夏装,光彩照人地接受着众妃嫔的请安。众人一个多月不曾见过皇后,今日请安的时辰比以往长了许多。待众人从坤宁宫散去已经巳时过半了。“嫔妾多谢皇后娘娘。看着众人离开后,纳喇氏去而复返,结结实实给方怡行了个大礼。“保清能够回宫多谢皇后娘娘操劳,日后娘娘若是有用得到嫔妾的地方只管说,嫔妾定然义不容辞。说着纳喇氏的眼泪便已经下来了。当初送保清出宫,她身为额娘只觉得心如刀绞,但是却又无能为力。六年不是一个轻飘飘的数字,而是沉重的一天又一天。她们母子要分别六年,孩子得不到母亲的关爱,母子之间定然会十分生疏。而六年后回宫,保清已经是个懂事的孩子了,自然也会有亲疏远近。纳喇氏一想到日后的保清亲近旁人而疏远她这个额娘,便觉得难以呼吸。而六岁已经到了启蒙的年纪,皇子入学后要搬入南三所中独自居住,只能每日下学后去给生母请安,这些都是对纳喇氏极为不利的事情。但此时的她位卑言微,什么都不能做,只能日复一日地等待。原以为自己对未来沉痛的想象都要变成现实,没想到峰回路转,保清竟然能够竟然提早回宫,这对纳喇氏而言是天大的好事。纳喇氏现如今不过是个贵人,对于后宫之中的消息并不灵通,只能凭借着打听来的只言片语,进行自我分析,将方怡认定成让保清回宫的帮手。“我们在宫中侍奉皇上,同为姐妹,不必如此。方怡让人将纳喇氏搀扶起来赐座。方才纳喇氏一声不吭,扑通跪下给了方怡不少冲击,又听到纳喇氏的话,才明白她真正的来意。“保清回宫是陛下的决定,你若是真的想谢,不如好好伺候皇上。对于纳喇氏的突然道谢,方怡觉得受之有愧,只能委婉告知纳喇氏,保清回宫这件事情同自己无甚关系。连她自己都还没琢磨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康熙突然转变了态度。但纳喇氏是个执着的人,在没有证据彻底反转之前,她只会相信自己的结论。况且她心中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不论保清回宫一事同皇后到底有无关系,自己今日这行为也算是同皇后投诚。皇后生产后更得陛下看重,她早早投入皇后的阵营,对于自己而言也是一种保护。“皇后娘娘的恩德,嫔妾都记在心中,保清这孩子也感念皇后娘娘的恩情,想要过来给皇后娘娘请安。“保清回宫后听闻自己多了个弟弟,一直想要见见弟弟,只是他尚且年幼,性子不定,嫔妾也不敢随意将他带来,以免扰了娘娘的清净。纳喇氏提起儿子时,语气中的柔和不是假的,但进一步探听方怡的想法也是真的。“保清刚回宫不久,你们母子正是培养感情的时候。方怡说道一半,想起史书记载的保清和保成的最后模样,又转移了话题,“不过既然保清对自己弟弟感兴趣,你不妨带着他多来坤宁宫几趟,亲兄弟自然同别处是不一样的。历史上保成圈禁至死,保清也不遑多让,兄弟两人到最后争得你死我活,谁都没能落得好下场。现如今距离史书记载的时间尚且遥远,不妨趁着两年年幼,多些相处的时间,若是兄弟两人日后能够因为年少的情感,最后改变结局,也是美事一桩。
来源:fqxs 主角: 方怡康熙 时间:2023-03-01 19:22:04
小说介绍
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赫舍里氏只想咸鱼》,是以方怡康熙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琴六余",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第3章"保成还小"方怡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面前的人不仅是她相伴多年的丈夫,还是大清的掌权人,即便她此时再愤怒,也不能口不择言"陛下"方怡抓住康熙的衣袖,轻咬舌尖,终于让自己有了些许理智"保成身子一向康健,无需送到绰尔济大人府中养育""且绰尔济大人只是擅长跌打损伤,对于养育孩子并未有过多的经验"方怡扯着康熙衣袖的力气忍不住加大,语调轻颤,眼含泪光但康熙却避开了方怡的目光,没......
第5章 纳喇氏
“陛下不仅是最好的天子,也是这天下最好的阿玛。方怡的心情高涨,丝毫不吝啬吹捧的话,“陛下是孩子的榜样,我们保成有这样的阿玛日后一定也会是大清的巴图鲁。
此时的康熙明显对养育孩子也是十分感兴趣,是为保成刷脸的好时机。
其实平心而论,方怡并不觉得康熙是个合格的阿玛,甚至到晚年时分,也并非一个圣明的君主。
当初承祜生病,高烧不退,口中一直念叨着自己汗阿玛,方怡去信给康熙,但康熙却因为不想让太皇太后伤心,而将事情压了下去,承祜一直到死,都没能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父亲。
以前的方怡总是会不自觉站在康熙的角度,为康熙开脱。
告诉自己康熙是过于看重自己的祖母,所以才没能在第一时间赶回来,康熙身为皇帝也有诸多身不由己的时候。
但此时的方怡却只觉得,无论有多少个理由,都不能在这件事情上否认康熙身为父亲的失职。
“朕的儿子,自然是最好的。康熙脸上多了两分得意,仿佛已经看到了后宫多子多福的景象。
那日太皇太后传唤了觉,最终却没给出确切的说法。
康熙毕竟是天子,了觉虽觉得自己对佛法的领悟已经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堪称大清第一人。
但解读康熙关于子嗣的梦境,还是不敢轻易下定论。
只能每日在慈宁宫同康熙碰面,美其名曰需要深入接触康熙本人,才能真正推断出梦境意思。
其实也是在暗中揣摩着康熙和太皇太后的本意。
再加之他确实有些相面的本领,几日斟酌后还是给了确切的答案。
“陛下将皇五子送到宫外养育,又将恭亲王的格格介入宫当做公主教养,宫内宫外已经达成了平衡。
“现如今皇七子,皇四女和皇五女都安全诞生,说明之前的做法已经奏效,日后陛下的血脉将时转运来,不会再如前几年一般。
“如今上天用梦境给予陛下警示,定然也是觉得将皇子皇女们教养在身边,沾染陛下身上的龙气,健康成长,才是正途。
了觉大师一板一眼说完后,才下跪请罪。
“奴才之前的言论误导陛下,还请陛下责罚。了觉双目清明,一副无所畏惧,敢于承担错误的模样,更是让康熙哈哈大笑起来。
“了觉大师不必如此,点化此事多亏了大师。
因此康熙不仅没有按照了觉的话重罚了觉,反而给了诸多赏赐,又让人给了觉出家的庙里送了不少香油钱,为佛祖塑金身。
保成送出宫教养一事本就只是太皇太后和康熙的私下决定,旁人无从知晓,自然也不会生起旁的风波。
现如今对于方怡来说最开心的是,她马上就要出月子了!
方怡这个月子足足坐了四十五天,整整四十五天没能迈出房门一步,最多也就在房间内走上两步,如今这样坐牢一般的生活终于要结束了。
在闭门谢客四十五天后,坤宁宫的大门终于再次打开。
方怡抱着已经满月的保成,看着坤宁宫的宫人们激动的脸颊,莫名有一种职场辣妈重新回归的感觉。
一想到这里,方怡便赶紧摇头。
果然被压榨久了,连思想都会发生变化。
她这辈子的追求绝对不是在职场上发光发热,而是躺平无忧的咸鱼才对。
方怡出月子第一件事情便是前往慈宁宫请安。
方怡抵达慈宁宫时,太皇太后和太后两人正凑在一起用蒙语交流,看到方怡前来请安,露出满意的微笑。
“皇后既然已经大安,这后宫的诸多事务也该送到你手中。在简单的寒暄过后,太皇太后率先提起正事。
方怡现在一想到宫务两个字,就想苦脸,自然不可能干脆利落地接过。
“劳皇玛姆惦念,只是如今虽身体无恙,只是精神上却有些缺乏,若是冒然接过宫务,怕是会适得其反。
“如今保成尚小,臣妾也想多花些时间陪着他,若是宫务全落到臣妾身上,那就真的有心无力了。
听到方怡的回答,原本沉默不语的皇太后向太皇太后投去疑惑的表情。
太后这么多年在宫中虽然一直像是个隐形人一般活着,但自认为对宫中许多事情都能看清。
生产前的方怡明明是一个将宫权看得极重的人,如今好不容易修养好,反而要将宫权向外推,实在是一件怪事。
“皇后有什么想法?太皇太后不想接着宫权这些杂事,当年前朝的政权她都能说放就放,如今宫权自然也是不在意的。
但是方怡拿身体和孩子说话,太皇太后也不好太过强硬。
“皇玛姆和皇额娘管理宫务劳累,臣妾虽想分担,但也着实有限,不妨另找一人共掌宫务。
“臣妾觉得钮祜禄妹妹便是不错的选择。
话音落下,太皇太后看向方怡的眼神完全不同了。
以前的方怡虽然处处将钮祜禄氏当做妹妹爱护,但对于宫权一事,却从未这么大方过。
“钮祜禄妹妹聪明伶俐,在皇玛姆和皇额娘的教导下,处理公务定然能很快便上手。
“如此臣妾便能偷懒些许日子。方怡眯起眼睛,似乎对偷懒的日子充满畅想。
太皇太后审视了方怡片刻,最终还是答应了方怡的请求,让人去永寿宫请钮祜禄氏。
“想要躲过宫务贪图清闲,但也不能完全清闲下来,我这里正巧有一件事还需要你去操办。太皇太后又唤回笑眯眯的表情,仿佛方才的审视从未出现。
“皇玛姆交代的事情,臣妾定然全力去做。暂时将宫务推出去,方怡已经很满意,对于若是什么事情都不做,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之后的计划,方怡已经想好了。
钮祜禄先跟随太皇太后学习如何掌管公务,待太皇太后放手之后,自己也可以将未来的惠宜德荣四位挑选出来,减轻负担,以求自己做个甩手掌柜,但是又耳目精通之人。
当然这计划是长期的,方怡目前的任务还是将太皇太后口中的事情。
科尔沁要来人了,这次领头之人是和硕达尔汉亲王和他的福晋,汉亲王是太皇太后的侄子,关系较为亲密。
太皇太后已经几年不曾见到自家亲人,此番汉亲王入京,太皇太后便想着在宫中举办宴会招待。
只是汉亲王到底是晚辈,若是太皇太后亲自盯着宫中宴会,显得有些过分重视,但交到方怡手中却是正好。
这件事情避无可避,且宫中举办宴会,也可按照旧例。
如今距离汉亲王抵达京城还有半个月,足够方怡去准备。
方怡一身轻松离开慈宁宫,独留钮祜禄在慈宁宫接受教导。
四十多天过去,保成的身量也长大了许多,原本有些发红的脸此时更是白白净净,只看着睡颜便让人心花怒放,因此方怡很爱观察儿子的睡颜,只恨清朝没有相机,只能让画师前来作画,当做留念。
出月子第一天,康熙留宿坤宁宫,第二日一早方怡换上轻薄的夏装,光彩照人地接受着众妃嫔的请安。
众人一个多月不曾见过皇后,今日请安的时辰比以往长了许多。
待众人从坤宁宫散去已经巳时过半了。
“嫔妾多谢皇后娘娘。看着众人离开后,纳喇氏去而复返,结结实实给方怡行了个大礼。
“保清能够回宫多谢皇后娘娘操劳,日后娘娘若是有用得到嫔妾的地方只管说,嫔妾定然义不容辞。说着纳喇氏的眼泪便已经下来了。
当初送保清出宫,她身为额娘只觉得心如刀绞,但是却又无能为力。
六年不是一个轻飘飘的数字,而是沉重的一天又一天。
她们母子要分别六年,孩子得不到母亲的关爱,母子之间定然会十分生疏。
而六年后回宫,保清已经是个懂事的孩子了,自然也会有亲疏远近。
纳喇氏一想到日后的保清亲近旁人而疏远她这个额娘,便觉得难以呼吸。
而六岁已经到了启蒙的年纪,皇子入学后要搬入南三所中独自居住,只能每日下学后去给生母请安,这些都是对纳喇氏极为不利的事情。
但此时的她位卑言微,什么都不能做,只能日复一日地等待。
原以为自己对未来沉痛的想象都要变成现实,没想到峰回路转,保清竟然能够竟然提早回宫,这对纳喇氏而言是天大的好事。
纳喇氏现如今不过是个贵人,对于后宫之中的消息并不灵通,只能凭借着打听来的只言片语,进行自我分析,将方怡认定成让保清回宫的帮手。
“我们在宫中侍奉皇上,同为姐妹,不必如此。方怡让人将纳喇氏搀扶起来赐座。
方才纳喇氏一声不吭,扑通跪下给了方怡不少冲击,又听到纳喇氏的话,才明白她真正的来意。
“保清回宫是陛下的决定,你若是真的想谢,不如好好伺候皇上。对于纳喇氏的突然道谢,方怡觉得受之有愧,只能委婉告知纳喇氏,保清回宫这件事情同自己无甚关系。
连她自己都还没琢磨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康熙突然转变了态度。
但纳喇氏是个执着的人,在没有证据彻底反转之前,她只会相信自己的结论。
况且她心中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不论保清回宫一事同皇后到底有无关系,自己今日这行为也算是同皇后投诚。
皇后生产后更得陛下看重,她早早投入皇后的阵营,对于自己而言也是一种保护。
“皇后娘娘的恩德,嫔妾都记在心中,保清这孩子也感念皇后娘娘的恩情,想要过来给皇后娘娘请安。
“保清回宫后听闻自己多了个弟弟,一直想要见见弟弟,只是他尚且年幼,性子不定,嫔妾也不敢随意将他带来,以免扰了娘娘的清净。
纳喇氏提起儿子时,语气中的柔和不是假的,但进一步探听方怡的想法也是真的。
“保清刚回宫不久,你们母子正是培养感情的时候。方怡说道一半,想起史书记载的保清和保成的最后模样,又转移了话题,“不过既然保清对自己弟弟感兴趣,你不妨带着他多来坤宁宫几趟,亲兄弟自然同别处是不一样的。
历史上保成圈禁至死,保清也不遑多让,兄弟两人到最后争得你死我活,谁都没能落得好下场。
现如今距离史书记载的时间尚且遥远,不妨趁着两年年幼,多些相处的时间,若是兄弟两人日后能够因为年少的情感,最后改变结局,也是美事一桩。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